各國黃金儲備藏在哪? |
發布日期:10-12-02 08:41: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國主力戰艦前往紐約港口,要求美國把法國存在紐約金庫的外匯盈余以實物黃金的形式取走。之后,法國開始拋售美元。在這股浪潮下,歐洲國家紛紛要求美國政府用國庫黃金兌換他們貿易盈余之后的美元儲備。這個時候,美國的黃金儲備從二戰前的兩萬多噸下降至8500噸。
1971年8月9日,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來了。英國的經濟代表親自登門拜訪美國財政部,要求將持有的30億美元兌換成黃金。4天后,尼克松痛下決心,閃電般秘密召集16位制定經濟政策的主要內閣成員,提出“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政策”,其中就包括強制關閉黃金窗口以及全面凍結物價和工資。那一年,美國政府以這樣的方式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倡導金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由此瓦解。美國民間經濟觀察家安迪森-維金在《美元的衰落》一書中寫到,在取消了金本位之后,造幣廠的機器可以運轉到深夜,至于美國國庫里有多少黃金儲備,早已經不是他們想的事情了。 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曾形象地概括黃金在貨幣制度中的作用說:“黃金作為最后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它。”這句話在幾十年后的今天再次顯現了它的“真理本色”。美國隆隆開動的印鈔機令全世界對美元的信心再度動搖,同時也顯示了在此輪金融動蕩期,黃金,仍在世人心中擁有絕對的分量。佐利克的“荒唐”倡議就是這種心理的體現。一位接近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投資公司的人士對《環球時報》說,不久前他們面試一名美國名牌商學院的MBA畢業生只問了兩個問題:第一,你怎么看黃金?第二,你覺得金價會怎樣?今年上半年,印度政府已經悄悄在澳大利亞收購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金礦。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說,從長遠來看,金礦才是更有戰略意義的稀缺資源。
對于黃金的作用,也有人持不同觀點。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埃德溫·杜魯門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倡議,“美國政府應拋售黃金儲備”,因為美政府坐擁巨額黃金儲備,卻沒有獲得任何收益,如果以當前市場價格全數出售其黃金儲備,美國將每年減少15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這個提議違背了黃金市場的一個信條,即美國將是最后一個處置其黃金儲備的國家。30年來,出于各種理由,美國一直執行“非凈賣出”政策。與美國不同,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10年,歐洲各國央行紛紛售出手中的黃金。不過,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令歐洲也開始重估黃金儲備的意義。《金融時報》稱,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