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黃金儲備藏在哪? |
發布日期:10-12-02 08:41: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據說,運輸安全成本和經濟成本高昂的黃金在聯邦儲備銀行是通過換房間的方式完成交易的。比如,雙方交易達成后,黃金就從1584房間搬到3024房間,但沒人知道這兩個房間號碼背后是誰。美國戰略界還流傳著另一種觀點:歐洲國家把黃金存放在美國是因為擔心“前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會“入侵歐洲”。
反倒是美國自己的黃金不都藏在這里,而是分散在美境內幾處。其中,位于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幾十英里外的諾克斯堡美軍基地被認為存放著美國黃金的一半。該地區防備森嚴,被稱為與總統“空軍一號”一樣的全美國最安全的地方。 美國的藏金故事還不止這些。一部質疑“9·11”事件真相的紀錄片《“9·11”騙局》稱,2001年11月1日,世貿中心廢墟下找到了價值2.3億美元的黃金。但事實上,世貿中心地下儲藏著總價高達1670億美元的黃金。該紀錄片認為,美國政府已經偷偷轉移了黃金。近來有一種說法稱,中國央行1054噸儲備黃金中的大部分也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金庫中。有人提出,這有在極端情況下被美國政府“充公”的危險。一位華爾街業內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是近7年才開始逐步儲備黃金的,而且從來不想靠美國來“看管”。他認為,中國的黃金分別儲藏在上海、北京以及瑞士。瑞士銀行被認為有可能是更大的黃金儲藏地,但沒有正式報告確認此說法。瑞士的黃金儲藏地之一是伯爾尼瑞士聯邦政府大樓和聯邦議會大廈前面廣場地下深達百米的防核彈掩體。
雖然至今講起黃金的故事仍令人神往,但比起半世紀前金本位主導的世界,黃金的輝煌已大打折扣。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11月8日意外提出實施改良版的金本位,雖然激起眾多反對意見,但同時也令人回想起“黃金當道”的崢嶸歲月。 在歷史上,每逢經濟、金融、政治動蕩時期,黃金永遠是穩妥的保值工具與避險利器。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治·蕭伯納在1928年的動亂與通脹時期所說:“要么相信黃金的自然穩定性,要么相信政府閣員的誠實和睿智。出于對那些紳士的了解,我建議你,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就應當相信黃金。” 在20世紀60年代末,黃金的地位達到頂峰。在金本位制下,任何一種貨幣的價值都以黃金來固定。1931年,歐洲金融動蕩,投機者開始用英鎊大量換取黃金,致使英國銀行的黃金儲備迅速消耗殆盡。之后的9月到10月間,這一幕又在美元身上重演,投資者將資金從美國銀行搬走換成黃金,導致上千家美國銀行經歷儲戶擠兌。1971年8月初,戴高樂將軍派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