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夫:美元貶值不受信任 對抗通脹買入黃金 |
發布日期:09-11-09 08:40:0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 |
IA去年報告中,將直到2030年的每年石油需求成長預估從1.3%調降至1%。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EIA的預測歷來并不太靠譜,因而對市場的影響可能有限。油價近期的另外一大利空則是有關OPEC可能增加成員國配額的猜測,這一預測可能更加接近真實。但利多的因素是,美國原油庫存幾個月來一直在持續下滑,就在本周三,EIA還宣布,截至10月30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400萬桶至3.359億桶。
下一步原油需求的巨大推動力將會來自于經合組織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僅中國今年就新增了1000多萬輛汽車,而據現代汽車集團的研究機構預計,2010年全球汽車銷量有望增長約6%,達6500萬輛,這無疑對原油乃至銅鋅等商品價格構成支撐。 但是從近期商品市場演變來看,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弱,許多種類的大宗商品價格在庫存嚴重積壓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單邊上揚行情。這一點在倫敦銅期貨價格上反應的甚為明顯,近期上海和倫敦銅庫存再次出現攀升的狀況,但是市場價格卻不跌反升,顯然,通脹預期左右著投資人的行為。 近期,標示國際船運價格水平的最重要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再次出現攀升,這將使得主要貿易性初級產品的國際運輸成本增加,從而也會抬高相關產品的到岸價格。同時,大家也注意到,媒體正在報道成品油將會在周末提價,幅度不小。不要試圖孤立地看待這樣的事件,接下來你會發現,在余下來的兩個月,漲價將會成為賣家的一種常態,各部門將會展開一場漲價的比賽,人們也許會仿佛回到2007年,至少,目前的成品油價格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水平(包含了燃油稅)。前一段時間,中國各大中城市的水價得到了普遍的提升,這些基礎性公用事業和商品價格的提升將會對整個社會的價格水平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糧食價格、食用油價格、豬肉價格正在面臨新一輪上漲的周期,因而可以預見的是,一個高消費價格的年代正在向我們逼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