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彈壓金價 本位夢若鏡中花 |
在經歷上周大幅走升后,本周金價漲勢暫歇,在創下歷史高位 1424美元后一度大幅跳水至 1382美元,此后走勢拉鋸。美元匯率在低位呈現的反彈走勢抑制了金價揚升,但對于未來通脹壓力的擔憂以及有關黃金重返國際貨幣體系的言論成為支撐金價的有利因素。 美元匯率的短期反彈更多的是出于外因影響,近期歐洲二線國家包括愛爾蘭、葡萄牙等國債券收益率出現再度揚升,市場依稀重現年初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時景象,這引發歐元匯率的大幅下跌。由于歐元在衡量美元強弱的美元指數中占比高達57%,因此這直接形成了美元匯率的走升。國際金價與美元的長期負相關性左右下,也對金價構成壓力。但這或許依然是短期影響,推升金價上行的主要背景是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其實歐洲債務的風險在今年初也一度是推升金價的正面因素,金價整體運行從目前市場來看將主要由美元的匯率背景和市場流動性狀況決定。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勢必會導致市場上的流動性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保持充裕,這會對金價的中長期趨勢造成支撐。 本周數據面主要的焦點是美國9月貿易赤字收窄5.3%至440億美元,低于華爾街分析師 450億美元的赤字預期。美國2010年前9個月的赤字規模為3791億美元,超過了2009年全年的貿易赤字。盡管短線貿易赤字小于預期會對美元形成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年度總量和月度實際值的絕對水平依然維持高位繼續會抑制美元的中期走勢,從而對金價形成支撐。從其他方面來看,目前依稀可以看到的是,盡管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仍面臨通縮風險,但是新興市場通脹威脅在加大。本周中國10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CPI創25個月新高,政策緊縮風險加劇。受此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升至6.6242元,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通脹風險的提前到來,可能令黃金的避險價值提升。 本周一大爭議事件是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表示,主要經濟體應考慮重新采取經過修正的全球金本位制度來引導匯率走勢,其提出應以浮動匯率機制的 “布雷頓森林II”體系替代1970年代初瓦解的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機制。從70年代開始逐步失去貨幣屬性的黃金,目前正有逐步回歸趨勢。盡管這一想法有些天馬行空,但在美元信用日益趨弱背景下,替代貨幣的尋找依然是一種趨勢。 目前的黃金價格其實反映了通脹風險下的貨幣避險屬性和美元趨弱下的商品揚升屬性。其技術走勢雖然存在超買風險,但在基本面逆轉之前這種短期技術背離或許依然將持續。從價格來看, 1380-1365美元構成了下行支撐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