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黃金投資門道多誤區多 |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持續震蕩,卻絲毫沒有影響黃金投資者的購買熱情。從元旦開始直到春節假期,實物黃金銷售異常火熱,而近幾日購金熱還在持續升溫,無論是大規格還是小規格的金條都非常搶手,一些黃金銷售賣場、商業銀行甚至斷貨。專家表示,實物黃金可以當做長期保值增值的工具而非短期投資的選擇,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實物黃金時不應盲目,一定要明確購買的目的。 黃金購買渠道日漸多樣 實物黃金多依靠各大商場的黃金賣場以及黃金公司進行銷售,一般常見的品種有投資金條、工藝金條以及生肖賀歲金條等等。記者走訪了多家黃金賣場和銀行發現,近段時間實物黃金銷售特別火爆。投資金條及賀歲金條最為搶手,春節前兔年賀歲金條就售空了好幾批,投資金條也是很多市民的首選。 現在黃金的價格雖然處于一個相對高位,但是并沒有阻擋投資者的購買熱情。記者了解到,截至昨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金條報價為291.8元/克,商場金條價格都會比標準報價高8-10元,即收取8-10元的手續費,其中國華商場每克加8元,中國黃金、工美投資金條每克加10元同為301.4元/克;工藝黃金的售價則統一為338元/克;中國黃金銷售的兔年賀歲金條售價為309.4元/克。 相比黃金賣場,商業銀行更是出現了賣斷貨的現象。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就開始激戰黃金投資市場,不僅新增貴金屬交易業務,還出售自己命名的實物黃金,如中行的“銀行金”、建行的“龍鼎金”等等。中行某支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實物黃金銷售太過火熱,購買黃金需要訂購,好提前運作從其他支行調貨。 “春節前北京分行新到的一批金條就已售罄,春節期間一度斷貨,昨日分行剛到100公斤金條,但分到各支行也寥寥無幾。”建行一支行大堂經理直言不諱。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商業銀行的售價一般要高于其他黃金賣場,主要在于各家銀行的實物黃金手續費也不盡相同,一般比上海金交所標準報價高8-20元/克,同時會根據當日金價隨時變動,但是客戶可以把購買的金條放在銀行保存,需要時再申請提貨,手續費已包含在金價中。 購買前務必弄清回購渠道 投資者購買實物黃金,雖然是長期保值增值的選擇,但是在購買之前必須搞清楚回購渠道、價格等相關信息,才能夠真正實現變現。一般黃金賣場銷售的實物黃金可以直接在同一賣場進行回購,但是投資者必須持銷售發票、金條到原購買地點進行變現。 商業銀行在回購方面則有更加嚴格的規定,一般商業銀行只對本行銷售的金條進行回購。部分銀行則只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