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炒金”風險幾何? |
在歐債、美債危機“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連續作用下,被稱為危機中的天然“避風港”的黃金,再次光芒四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國際金價連續突破新高,不但頂穿了每盎司1600美元的“天花板”,更是一路勢如破竹,直奔“千七”大關。 最新消息傳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歷史性調低,這無疑意味著對于美元指數又將形成新的沖擊,也給黃金再次突破打開了新的上升通道。 那么,對于關注黃金的投資者,在歷史性的高位將如何選擇?投資黃金,究竟是“買資產”還是“買風險”? 金價連破新高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國際金價在歐洲、美國主權債務危機的“警報”不斷被拉響的影響下,連續沖破新高,不僅在七月中就一舉突破了原先每盎司1575美元的歷史記錄,而且很快又頂破了1600美元“天花板”,幾乎馬不停蹄繼續上攻,最高已經突破了每盎司1675美元,不僅比維持數月的上一輪黃金歷史記錄整整高出100美元,而且離“千七”大關幾乎一步之遙。 大陸期貨分析師施梁認為,美國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將提高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推出的可能性,而“印鈔”效應對黃金的推動作用非常直接,不管是目前的金融動蕩,還是可以預見的通脹壓力,都是金價再次走高的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黃金走高,并未像以往一樣帶動其他貴金屬整體走高,如目前國內黃金、鉑金的交易所價格每克僅差20多元,堪稱歷史罕見,幾乎可能出現倒掛。而一度暴漲的白銀,在本輪金價爆發中也反應遲緩,尚未突破每公斤8500元。“可見黃金目前的金融屬性越來越突出,其他金屬基本反映出商品屬性,目前金價走高動力也來自世界金融體系的動蕩。”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山恩說。 三大動力支撐金 經歷了十年大牛市的黃金,在進入2011年以來,堪稱一波三折,在下挫震蕩與創新高的交錯中蹣跚走來,一路上“拐點”將至的論調不絕于耳。本輪金價突然拔地而起,是否意味著黃金依然潛力巨大,新高之后還有新高? 記者采訪了最新取得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資格的大華銀行,據該機構分析,三大推手有望繼續推動金價突破。 首先,歐、美債務危機此起彼伏。歐洲和美國債務危機的相繼爆發成為近期推動黃金價格走強的最主要因素。因希臘而起的歐洲債務危機不僅未能在短時間之內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引起了市場對于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法國債務違約的擔憂。 與此同時,歐盟的老對手美國在債務問題上卻成為歐盟的難兄難弟。盡管美國國會在8月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