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輝煌之余 警惕樂極生悲 |
從居高不下CPI到持續上漲的物價,從久調不下的房價到站在高崗上的貴金屬,通貨膨脹這頭洪水猛獸的陰影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抵御通脹,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已經成為愈來愈多人思考的問題。很多人已開始化“氣憤”為行動,積極尋找抵抗通脹的投資方式。 在全景網近期舉辦的"戰勝通脹全景理財大家談"征文活動中,廣大網友高招迭出,除了傳統的股票、基金、房地產,近年來風生水起的黃金、白銀、收藏品等投資方式也備受廣大網友推崇,成為新的投資利器。 黃金:牛市輝煌之余 警惕樂極生悲 眾所周知,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市場在抵御通脹、保值增值上優勢得天獨厚。在過去的10年里,黃金從2001年最低的255美元/盎司,漲至今年的最高點1565.80美元/盎司,開創了一個黃金時代,成為大宗商品市場最耀眼的明星。黃金的十年牛市也讓很多投資者受益無窮,例如網友yangjun20110117就熱衷于《“紙醉金迷”抵御通脹》。 然而任何金融產品的價格經過爆發性的大牛市暴漲之后,其價格都會大幅回落。而黃金作為在人類生活中存在了幾千年的重要金屬,其歷史上價格的變動也有著非常強的規律性。黃金在上個世紀就曾經歷大牛到大熊的轉變,其周期長達30年之久。 在黃金價格高企且人人唱多的今天,黃金投資,這個傳統的抗通脹利器是否有投資價值卻需要我們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白銀:急張急跌 入市須保持謹慎 2007年以來,《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一直在宣揚白銀投資“投資白銀是你一生最大的投資機會”。而歷史似乎也在驗證宋鴻兵的預言。近年來,伴隨著帶頭大哥黃金的持續走高,屈從于“金光”之下的“千年老二”白銀也不甘示弱,于今年4月創下48.59/盎司的31年新高,大有要把“金老大”推倒之勢。 伴隨白銀價格不斷突破新高,投資白銀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廣闊,除了傳統的實物白銀、白銀股等投資方式,紙白銀、白銀T+D等新型的投資方式也應運而生。 白銀投資一個重要優勢是門檻低,較黃金產品要低出很多,但是價格波動也大,從而使白銀投資風險遠大于黃金。白銀十年走勢可謂驚心動魄,漲的快跌的更快。白銀市場前段時間的走勢便是如此,其價格從去年18美元/盎司,一路飆升至將近50美元/盎司,翻了將近三倍,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鼓吹白銀時代來臨的時候,白銀卻和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上演了一幕高臺跳水,跌幅逾30%。網友趙燁在帖子《戰勝通脹征文 通脹與“白贏”》中回憶起自己的炒銀經歷,便在感慨“起個大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