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黃金市場混亂 |
發布日期:10-08-24 08:28:1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匯金網 作者: |
國內知名媒體周一(23日)報道,央行、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促進黃金市場健康、黃金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該《意見》對目前市場中存在的地下炒金“毒瘤”、黃金市場做市商對賭以及金店準入門檻偏低等行業亂象并未提出明確管理意見,上述市場亂象亟待解決。 原因一:政出為地下金市留“活路” 雖政府已明文規定,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地下炒金公司利益鏈盤根錯節,監管層想在短時間內清除這一市場毒瘤難度很大。 記者昨日在相關網站搜索“黃金投資”四字,網頁上很快出現大量所謂為客戶提供高杠桿高收益的黃金投資公司。在一般情況下杠桿倍數在10倍以上即可認定為地下炒金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甚至打出400倍的高杠桿倍數。如果不明就里的投資者參與其中,稍有大的行情波動,客戶就很容易被強行平倉或協議平倉。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指出,很多地下炒金公司都號稱能提供幾百倍的高杠桿率,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投資者可以真正賺到錢,參與地下炒金的投資者大多血本無歸。 據記者了解,這些地下炒金公司通常在很多地方有分支機構,操作又多在香港等地進行,投資者往往要將資金轉移到香港、臺灣等地。當投資者發現上當時常常投訴無門,相關機構的取證也非常困難。 而在浙江大學副教授、中國黃金投資研究所所長景乃權看來,地下炒金日漸猖獗不僅源于投資者的豪賭心理,更重要的是“政出多門”造成的監管空白,讓地下炒金公司有空子可鉆。“例如,地下炒金危及金融安全,應該由央行監管。但一些地下炒金公司涉及到期貨交易,又應該歸證監會管轄。另外,目前市場上一些經過工商注冊的黃金投資公司,違規為地下炒金公司招攬客戶,這應該由工商管理局進行處理……‘政出多門’造成了管理混亂,反而讓地下炒金陷入了監管真空區! 原因二:對賭橫行 做市商本身誠信的缺失和整個法律制度的缺陷,使得中國的黃金做市商制度完全成為了機構與客戶的一場“對賭”游戲,使得投資者認人魚肉。 此前轟動一時的“高德黃金爆倉事件”就讓中國黃金做市商成為市場爭論的焦點。由于交易平臺的限制,大量客戶出現同向交易,而與客戶做對家的中間商承擔大量風險。最終高德黃金就是在自身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