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搶購潮絲毫不減 回售量開始增加 |
國慶長假后首個交易日,上海金交所Au9999金開盤后再次刷新歷史新高287元/克。自今年8月20日至今,國際現貨金價突破去年高點1226.65美元/盎司后,20日均線圖一直呈現上揚的趨勢。 被譽為投資者“心電圖”的金價屢次刷新記錄新高,也不斷測試著市場的心跳。盡管如此,投資者節后搶購黃金的熱情絲毫不減。 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日堪稱真正的 “黃金周”。《每日經濟新聞》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調查發現,在“買漲不買跌”的效應下,即使金價不斷攀高,投資者投資黃金的熱情并未降低。目前堅定進場買入的大多是有保值需求的投資者,購入黃金用于資產配置。與此同時,擔心目前進場是否太晚、金價是否存在泡沫的觀望者亦不在少數。 專家建議,如果擔心金價過高,投資者可以酌情買入白銀等黃金的替代投資品。 北京:“買黃金就像買白菜” 昨日 (10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走訪了北京各大金店。在有“中國黃金第一家”稱號的菜市口百貨商場(下簡稱:菜百)里,包括普通的工薪階層、老年人等各類投資者將銷售柜臺包圍得水泄不通。 “今天來購買金條的人還不算多,和黃金周那幾天比差遠了,那幾天整個商場里人山人海,想找個落腳的地方都不容易。”商場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金投資越來越多地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投資黃金產品已成為普通老百姓保值增值的一種重要渠道。據菜百初步統計,10月1日至7日,菜百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長近1倍,銷售額增長70%。 記者注意到,過半消費者會確定要購買哪幾款,而沒有確定品種的投資者也是在咨詢金條的克數與花式,大部分隨后都確定要購買。這類場景讓“買黃金就像買白菜”那句話成功照進現實。 記者發現,在昨日的報價表里,菜百足金和千足金報價分別為318元/克和326元/克,而千足金擺件則達每克345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中,國內黃金飾品的價格僅為268元/克。 上海:資產保值需求為主 記者在滬上某金店采訪期間,適逢一位神秘客戶驅車前來一次購入1公斤實物金,按照當天的金價282元/克,再算上手續費,共計29萬余元。 這位投資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買金子首要的目的就是保值,其他另類的投資品種我不懂,擔心風險大,買了實物金看得見、摸得著,定價也透明,我比較放心。” 南京路上的一家周生生金店,前來選購足金首飾的市民戴小姐告訴記者,去年五一節,她看上的一款千足金手鐲售價僅6000多元,現在算上加工費已經漲到1萬多元,漲幅超過60%。 而旁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