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還反駁“美聯儲寬松后果”的觀點
有人認為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寬松政策應對大規模的資本流動、匯率升值和資產價格上漲負責,鮑威爾的言論主要集中在駁斥這一說法上。
鮑威爾說,雖然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加劇了資本流動和價格上漲壓力”,也可能在某些新興市場的金融失衡問題上推波助瀾,但“其他因素的作用似乎更重要。”他表示,其他的因素包括市場對于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將放緩的預期。
費舍爾稱強調QE前景取決于經濟數據
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在悉尼對經濟學家表示,他認為美聯儲不會無限期地實施購債計劃或提高購債規模;認為僅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才會實施擴張QE的政策。但即便堅定反對聯儲當前寬松政策的費舍爾也表示,聯儲可能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維持低利率。
費舍爾還稱,只要通脹預期受控,美聯儲可繼續保持對經濟的刺激;削減刺激規模一事將取決于美國經濟數據。
羅森格林呼吁等待最佳削減QE的時機
美聯儲(FED)高官、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林(Eric Rosengren)周一(11月4日)稱,美聯儲能耐心等待調整政策的時機,因在今年12月還是明年4月開始削減QE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而言影響不是很大。
羅森格林還稱,若有令人信服的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可持續復蘇,則美聯儲可以削減債券購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