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投資”步入“白銀時代” |
進口額創下歷史紀錄,凈進口量達3500噸,比2009年激增近4倍,總進口量達5159噸,增長15%。 近期,瑞士銀行以工業需求前景看漲為由,再次大幅調高1個月期銀價預測至38美元/盎司。知名財經作家宋鴻兵認為,2011年銀價將“繼續飛一會兒”。 “平民化”投資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吸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主要原因在于白銀低門檻、平民化的特點。以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發行的“華通銀寶”儲值型銀條為例,投資1公斤白銀需要4000元左右,而黃金則需要20多萬元。 作為“平民化”投資,白銀較低的投資門檻和良好的投資前景,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實物銀條、期貨或者白銀(T+D)產品。那么,哪種產品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呢? 財經評論員鈕文新認為,作為一種保障性的投資,買銀條、銀錠,不如去買銀幣,它更具有收藏的價值。另外,投資者亦可去上海金交所開設白銀交易賬戶。 “還有一種更便捷的投資方式,那就是購買紙白銀。”投資者李先生投資股票已經多年,但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他逐漸把資金轉移到紙白銀上,此輪白銀的火熱行情更是讓他獲得一筆不菲的收益。 與李先生一樣,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重點轉移到紙白銀。以北京為例,從去年8月底到現在,工商銀行的紙白銀業務從最開始的每月200多噸猛增至目前的500多噸,其新增開戶數也一直保持在高位。投資者對白銀的投資熱情一路高漲,甚至已經超過了黃金。 在股市低迷、樓市調控的大環境下,白銀儼然成為一些“平民”投資者的主要途徑。“從2001年到現在,房地產價格上漲了大約6~7倍。這幾年,白銀價格的增長也正好是6到7倍。我已經打電話預約好,今天直接現場買了1000克的銀條。” 李先生表示。 銀價“過山車” 盡管如火如荼的白銀交易吸引了大量的個人投資者。然而,在那些長年與白銀打交道的生產商、經銷商眼中,當下的火熱景象值得警惕。2008年我國白銀價格猛漲猛跌的“過山車”現象讓他們記憶猶新。 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的永興縣,全年生產白銀2000多噸,一度占到了全國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因此被稱為中國銀都。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讓這個小縣城的冶煉商深刻體驗了一把白銀價格“過山車”的滋味。 “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料!以前白銀一公斤的價格在2000多塊錢,2008年初一下子就漲到4000多了。可是,等我們加班加點地加工出來時,白銀一下子降到1800元/公斤的價格。”湖南永興縣眾德集團企管部部長曹小平告訴記者。據了解,當時白銀價格在短短7個月內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