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浙江特大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始末 |
發布日期:09-08-14 16:30: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 |
此案持續長達三年時間,被害人上千,涉案金額高達580多億元,田濤直言不諱地指出,“相關行政機關執法不嚴,是犯罪得逞、損失擴大的客觀原因”。 田濤說,由于客戶眾多,且有網絡宣傳,此案的犯罪事實并不是密不透風的,事實上,有炒金客戶在該公司犯罪初期就向公安機關舉報,公安機關也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函咨詢,但僅僅得到了三言兩語的不確定答復。從2007年初至2008年6月案發前,行政主管部門早已得知該公司的經營模式,在其明顯不具備期貨業務經營資格的前提下,未依照《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對其采取任何行政措施,也沒有會同任何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查,這使得該案的犯罪活動更加猖獗,持續時間更長,危害也更大。 田濤認為,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市場化進程的步伐日益加快,證券、期貨、黃金、外匯等金融領域的開放力度逐步加大,與之配套的政策法規雖不斷更新和完善,但在法律層面、制度設置上,還存在一些階段性的漏洞和監管盲區。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諸如世紀黃金公司的張勇之流才乘虛而入,借助國家經濟轉型、金融創新等改革背景,利用公眾投資渠道不豐富、理財能力比較缺乏、存在“一夜暴富”不良心理等弱點,精心設計作案手法,誘使社會公眾參與其中,進而侵害投資者利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 田濤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杭州市檢察機關已辦理包括此案在內的3件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涉案金額均在千萬元以上,且被害人數眾多,金融風險和社會穩定風險不言而喻。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加大對金融領域期貨、證券交易的監管力度,嚴格審批,嚴格執法,及早發現問題,防范金融危機在我國上演。這是我們應該從世紀黃金案中吸取的最深刻教訓!”田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