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黃金 |
發(fā)布日期:12-03-27 16:22:08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21世紀商業(yè)評論 作者: |
,既然新興市場的黃金投資潮如此洶涌,為何黃金價格最終扭頭向下直跌近16%? “投資銀行既然參與黃金套息交易,就有沽空黃金套利的需求,所以要警惕它們看漲黃金是否在放煙霧彈。”陳宗健告訴記者,今年1月份他聽說摩根士丹利、高盛、德意志銀行等國際大型投行紛紛調高今年黃金估值時,心里便掠過一絲擔心,“難道幽靈又悄然出現了?” “黃金無用論”魅影 去年10月,陳宗健第一次聽到了“黃金無用論”。 “它比‘黃金泡沫論’更加有趣。”他自言自語說,相比認為黃金價格遠高于合理估值的“黃金泡沫論”,“黃金無用論”堅稱投資黃金并不產生任何利息收入,因此黃金的實際投資價值并不高于紙幣。在國際黃金市場,如果黃金商將實物黃金拆給某些投資機構換取美元頭寸時,還要按同期倫敦黃金協(xié)會黃金出借利率(GOFO)向后者支付相應利息。 “黃金無用論”的啟發(fā),讓他接觸到黃金投資市場另一項秘密:并不是所有對沖基金都看漲黃金,在全球對沖基金領域,相當多對沖基金經理均認同所謂的“黃金泡沫論”與“黃金無用論”,只要COMEX黃金價格創(chuàng)新高,相關沽空套利情緒便水漲船高。 而對沖基金沽空情緒是否高漲的信號,陳宗健直言和GOFO利率密切有關。 “去年9月全球黃金價格從歷史新高點迅速回落時,GOFO 創(chuàng)下當時的最高值。”陳宗健分析說,而GOFO利率越高,只能表明黃金商拆出黃金所支付的美元頭寸融資成本越高。于是他們越渴望壓低黃金價格,未來以更低的價格回購上述黃金拆出量,這樣既能彌補融資成本增加,還能賺取投資盈余。 但這只是陳宗健的片面分析。“GOFO利率高低,和倫敦銀行間市場美元拆借利率、美元匯率與黃金價格走勢都有密切關聯。”一位歐洲對沖基金經理稱,“GOFO利率越高,只能說明拿黃金抵押籌集美元頭寸的成本越來越高,但不能證明對沖基金會因此沽空黃金。” “但對沖基金有自己的算盤。”陳宗健進一步指出,它和黃金套息交易有著某種異曲同工:對沖基金先高價拆出黃金資產,再把黃金價格打壓下來,最后就能以很低的價格買進等量黃金用于彌補原有的投資比例。“他們就是高拋低吸獲利,黃金無用論只是對沖基金為集體沽空黃金套利造出的借口,因為多數對沖基金對外宣稱看漲黃金。” 用陳宗健的話說:“我差點就沒躲過這一劫。”心有余悸的同時,他坦言自己的確不是對沖基金等資本市場大鱷的對手,“散戶能拿到的市場第一手信息太少了,”他說道,“我們看到的黃金看漲報告,無非是美元貶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