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暴漲的推手 |
發布日期:11-08-10 15:18: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 |
美國首失3A評級,猶如在全球市場扔下一枚重磅炸彈,世界經濟瞬間為之色變——全球股市暴跌齊遭“黑色星期一”,大宗商品市場也是哀鴻一片。放眼四顧,唯有黃金再顯避險利器本色,在弱市中連續創出歷史新高,一舉沖破1700美元的關口。 此番金價暴漲,最直接的推手毫無疑問是標普下調了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回顧本輪黃金牛市可以發現,更多的是貨幣貶值而非通脹高企的結果——2005年以前只有美元兌黃金貶值,此后幾乎所有主要貨幣都對黃金貶值,而同期的通脹率,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全球,均沒有出現過于“兇猛”的升幅。 貨幣信用風險是首要癥結所在。說到底,歐美主權債務危機是歐元和美元的信用危機。從根本上講,黃金所能規避的是由貨幣信用危機所引發的風險,而諸如通脹、美元貶值等其他風險實際上都是在貨幣信用風險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從2007年夏的次貸危機到今天愈演愈烈的歐美主權債務危機,信用危機從個人層面傳導至機構層面,再進一步傳導至國家層面,引發了全球投資者對信用資產的質疑,黃金作為所有金融資產類別中唯一的非信用資產,受到資金熱捧自在情理之中。 其次,金價暴漲還有各國央行“捧場”的“功勞”。有跡象表明,作為黃金資產的傳統大賣家,各國央行最近兩年頻頻轉變角色,轉而大舉買入黃金,以此作為外儲資產多元化的重要一步。自去年始,隨著美歐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主要儲備貨幣持續貶值,全球各國央行都開始增購黃金。去年全球央行近20年來首次成為黃金的凈買家,凸顯各國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的強烈意愿,而這顯然也助推了黃金的漲勢。就在上周,韓國和泰國央行相繼加入了搶購黃金的行列。 還有,歐債、美債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避險情緒也成為黃金上漲的強力“助推器”。事實上,自2009年底至今,歐元區主權債務問題始終如影隨形地影響著金價走勢。加上眼下美債危機空前加劇,全球性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已使得以美元為核心的紙幣體系極度惡化。前瞻地看,歐債危機遠未到結束之時,除了希臘以外,投資者很擔憂危機將進一步向西班牙、意大利等更大的經濟體擴散,在歐債危機陰霾沒有徹底消散前,歐元的信用仍將不穩,而美聯儲極可能會進一步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都將對金價構成潛在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