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掀金價上漲狂潮 信用風險是根本因素 |
雖然近期國際評級機構已經對美國的主權評級頻頻發出警告,但標普首次下調美國長期主權評級仍令周一的外匯、商品和資本市場熱鬧非凡,更令近期已經連創新高的金價一枝獨秀,一舉突破1700美元關口,因為美國失去3A評級標志著紙幣危機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貨幣信用風險是根本因素 歐美主權債務危機說到底就是歐元和美元的信用危機。從根本上講,黃金所能規避的是由貨幣的信用危機所引發的風險,而其他類型的風險,例如通脹、美元貶值等,實際上都是在貨幣的信用風險之上派生出來的。 從2007年夏天的次貸危機到今天的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全球金融市場經歷的是一個“個人-機構-國家”債務鏈逐步斷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用危機從個人層面傳導至機構層面,再進一步傳導至國家層面,引發了投資者所有對信用資產的質疑,黃金作為所有金融資產類別中唯一的非信用資產,受到了資金的極度追捧。 回顧本輪黃金牛市可以發現,這是貨幣貶值而非通脹高企的結果:2005年以前只有美元兌黃金貶值,此后幾乎所有主要貨幣都對黃金貶值,而同期通脹率,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全球,均沒有出現明顯上升。 上漲節奏將加快 從2009年底至今,歐元區主權債務問題始終影響著金價走勢。目前,主權債務問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歐洲,美國債務問題更加受到市場關注。全球性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已經使得以美元為核心的紙幣體系極度惡化。 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數據顯示,近期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的主權信用掉期利率仍然處于歷史最高水平附近,長期國債收益率亦如此,主權融資成本的上升表明市場對于希臘等國主權債務問題的擔憂情緒揮之不去。而對比金價與希臘的主權CDS利率的走勢可以看到,自2009年底,即希臘主權信用危機爆發后,國際金價上升往往與希臘主權CDS利率的上升密切相關,二者在趨勢和節奏上都保持著非常明顯的一致性,這意味著全球投資者對希臘主權信用,即歐元信用的質疑導致了金價不斷上漲。 前瞻地看,歐債危機遠未結束。除了希臘以外,投資者還擔憂危機將進一步向西班牙、意大利等更大的經濟體擴散,如果危機同時向這些國家擴散,救助資金的規模很可能遠不足以彌補歐元區的主權債務風險敞口,更何況所有的救助行動都只是一張“創可貼”,而非根除歐債危機的良藥,因為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根源在于歐盟現行的分散型財政政策與統一型貨幣政策的結構。如果完全排除歐洲一體化進程出現逆轉的可能性,那么最終建立與單一貨幣政策相對稱的財政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