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昨日發布新規,將黃金期貨保證金比例做了部分下調,大資金“玩家”的黃金期貨交易杠桿擴大。
根據新規,16萬手以內(包括16萬手)的上海黃金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降至7%,此前,8萬手以內的黃金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為7%,8萬手至10萬手(包括10萬手)交易的保證金比例則為8%,10萬手至12萬手(包括12萬手)的保證金比例為10%,12萬手以上的保證金比例為12%。
簡單理解,今后每16萬手的黃金期貨交易,杠桿率將都為14.29倍。而此前,上期所每10萬手、12萬手、16萬手的黃金期貨交易杠桿率分別僅為12.5倍、10倍、8.3倍。
成交有望進一步活躍
昨日,上期所發布了關于《上海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下稱“《風控辦法》”)修訂案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細則》(下稱“《交易細則》”)修訂案的公告,對黃金期貨品種的交易保證金、限倉比例、持倉限額等內容作出調整。上期所表示,修訂后的《風控辦法》于黃金1207合約開始實施,《交易細則》則從3月1日起實施。
從修訂內容看,《風控辦法》中主要調整了黃金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比例、不同時期的限倉比例和持倉限額。
首先,上期所將黃金期貨合約持倉量變化時的交易保證金收取標準進行修改,此前的四檔梯度持倉限額均不同程度放大。
根據新規,大資金的玩家期貨交易杠桿將有所放大。舉例來看,昨天主力合約報價是350.30元/克,按照1000克一手的交易規則,差不多一手的合約價值35萬元。按照新規,16萬手交易的合約價值為560億元,由于期貨公司通常會加三個點保證金,就是7%+3%=10%,杠桿為10倍,投資者需要資金為56億元,而按照修改前的規定,則期貨公司會加三個點保證金,就是12%+3%=15%,杠桿率為6.67倍,投資者需要的資金約為84億元。
其次,上期所本次調整內容還涉及黃金期貨合約上市運行不同階段的交易保證金收取標準。修訂前,黃金期貨合約交易被劃分為六個時間段,所對應的保證金比例也在7%-40%之間;修訂后,交易被劃分為四個時間段,較此前減少兩個時間段,所對應的保證金比例幅度也調整至7%-20%。
此外,此次修訂將黃金期貨合約從原有分類中剔除,重新分類于鉛、天然橡膠同類中。修訂后,非期貨公司會員和客戶的持倉限額基數較此前大幅放寬。
業內人士指出,上期所此次調整主要是為了方便企業進行套期保值,使企業的資金使用率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將有效提升市場的活躍度。
興業期貨貴金屬分析師龍玲指出,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