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金價暴跌幕后 美聯儲和高盛難逃操縱嫌疑 |
過去6個交易日(截至4月19日),黃金市場可謂驚心動魄。 4月12日,在中國金市周五閉市時段,金價大跌5.03%;4月13日,更是暴跌了9.09%,創下了30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黃金“黑天鵝”事件,有人士計算它發生的概率為200萬年才能有一次。在4月14日金價跌至每盎司1322美元之后,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抄底買盤推動金價在 19日收盤反彈至1403美元。 這種極端的雪崩式的金價下跌,立刻震驚了全世界的投資者,恐慌中的人們紛紛試圖尋求答案,并重新把握未來市場的趨勢。坦率地說,雖然此前的2013年 1月5日筆者在本報刊發了《2013年黃金大牛市將面臨嚴峻考驗》的文章:預測未來1~2年金價將跌破1500美元,甚至可能下探至1300美元。但此次下跌之猛烈也超出了預期。 諸多暴跌解釋站不住腳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金價暴跌正是如此。人們給出各種各樣的解釋:1.據稱塞浦路斯央行要出售40噸黃金,以籌集拯救資金;2.日本提高國債保證金,這讓不少投資者拋出黃金以追加保證金;3.因為美國納稅日來臨,支付資本利得稅的現金需求增加了拋售壓力;4.美聯儲4月9日公布會議紀要,委員們談論在年中開始退出量化寬松的可能性;5.高盛、法興和索羅斯們集中密集地唱空黃金。 在以上解釋中,塞浦路斯出售黃金勉強算一個突發事件,但這并不是太大的事,因為對于一年新增3000噸左右的國際黃金市場來說,40噸并不是一個巨大的量,而且雖然塞國政府施壓,但是塞浦路斯央行還是頂住了壓力,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消息說塞浦路斯證實已經出售了黃金。 對于央行來說,出售黃金以換得拯救資金那是最愚蠢的事情,不僅因為這是“杯水車薪”,而且出售的黃金永遠也收不回來了。故此,自美國金融危機以后,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愚蠢到靠出售黃金而度過危難的,美國沒有,希臘也沒有。 至于出售黃金以追加日本國債保證金,沒有比這個更荒誕的邏輯了,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而所謂納稅日邏輯同樣搞笑,因為全世界人民并不是和美國人在同一天納稅。這只能說明有人試圖用這些牽強的理由來掩蓋真正的原因。 美聯儲高盛聯手操縱呼之欲出 筆者認為,美聯儲討論年中退出量化寬松+金融寡頭集中唱空做空,才是金價暴跌的真正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時間點特別值得關注:一、3月19日~20日,美聯儲召開了議息會議,討論了年中開始退出QE的議題;二、4月1日,法興銀行分析師發布了長達27頁的專題報告稱,隨著美國經濟好轉和美聯儲即將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