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迎爆發式增長 黃金產業是下一個投資良機 |
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品牌競爭太少,黃金市場還沒有進入如同幾年前的家電零售、現在的電商平臺等階段。 黃金行業之所以發展慢,首先是中國市場開放慢,2002年才標志性開放,至今依然有很多壁壘;另一個原因是黃金行業起步門檻較高,在中國市場還沒有進入由資本主導的階段之前,黃金行業還屬于比較冷的行業。目前中國已經不再缺少資本,各行業都會迎來資本的介入,黃金行業也不會例外。 黃金首飾零售市場的規模目前正在擴大,北京的菜百首飾2012年銷售額124.5億元,僅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就接近90億元,這可是在國際金價下跌了35%的時間里完成的。對比來看,面向全國市場的蘇寧易購去年的銷售額也只有183億元。 2010年,周大福的銷售額就已超過40億美元,是美國知名珠寶公司蒂芙尼的兩倍多。今年六月份公布的2013財年報顯示,周大福全財年實現營業額574.3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54.53億元),再創新高。雖然因廣告和擴張等導致的利潤有所下滑,但整體來說反應了整個市場的需求量。 黃金市場的吸引力可能還在增大。國美電器及其創始人黃光裕已經著手由家電零售向黃金首飾等零售的戰略轉變。據公開媒體的報道以及親身走訪,國美計劃投資20億的“多邊金都”黃金零售業務也即將展開,其倡導的也正是國美一貫的“貨真價低”策略。這或許就是中國黃金市場進入真正發展期的開始。大資本的介入,利潤率的下降將會讓這個市場更加健康,更加有利于消費者,諸如上海首飾市場操縱金價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少。 縱觀全球,房子和汽車等并不是各國消費者的持續或重復性消費品。如果我們仔細去回憶反映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歐美社會的電影,很多女主角梳妝間珠寶盒的鏡頭經常會出現,盒子里一般會有很多個首飾。在中國,照樣可以看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們對珠寶首飾的持續性消費。因為中國民眾在這類消費方面落后了上百年。 黃金是一切奢侈品的基礎和靈魂。法拉利品牌享譽世界,但最貴的依然是黃金版,蘋果手機最貴的也是黃金版。有人用黃金裝飾酒店和廁所,而有的公司竟然在銷售黃金版的廁紙。人類對黃金消費品的追逐和崇拜早已超越了任何品牌,“黃金”二字本身就是一個超越國家、地域、民族、性別和年齡的品牌,中國對這個行業壓抑得太久,或許其爆發力會更持續。 黃金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中國的黃金產業有深厚的文化基礎,這跟股票等金融行業完全不同。中國人對股票的認識是非常投機的,信任基礎不夠。黃金價格的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