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理念值得借鑒 中國人買金條無可厚非 |
。金幣與郵票類似,工藝精湛、講究文化品位,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而金條等同于貨幣,沒有什么收藏價值。” 而在美國高盛銀行工作的華人客戶經理宋小姐則介紹說,美國人、西歐居民一般偏愛長線價值投資,購買優質的基金類理財產品,穩步長線獲利,投資周期多在1年以上;單打獨斗炒黃金、炒股票的人本來就相對少,其中極少有人會短線操作,一個月里幾個來回。 廣州京鑫投資的朱志剛從事貴金屬投資業多年,他認為,從歷史淵源上來分析,中國人、東方人對于貴金屬尤其是黃金的重視程度就要遠遠大于歐美國家,黃金從古至今都是抵御任何貨幣危機、戰爭危機的避險工具,“家藏黃金,時時安心”的理念為絕大多數的中國老百姓所信奉。 對于黃金品種的選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最為簡單的形式:金元寶或金塊,不用什么加工,成色足、分量“實在”最重要。金幣則是完全的“舶來品”,圖案工藝不消說,“加價”、“升水”不是所有的中國老百姓都能接受的。 結論: 發達國家理念值得借鑒 中國人買金條亦無可厚非 那么,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習慣,哪個投資習慣更理性呢?歐美發達國家居民,善于長線建倉、價值投資,該做法顯然更值得提倡。而其利用專家團隊炒賣基金的行為也更符合社會分工的世界發展趨勢,省時省力、穩健獲利。 但由于市場環境不同,中國愛投資、重視短期收益,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因地制宜投資也是值得提倡的市場規律。對比歐美人愛買金幣的行為,中國人喜歡投資金條無可厚非,后者的“升水”幅度更小,與國際金價緊密鏈接,抗跌性更強,且更容易變現,仍應是中國家庭黃金投資的最佳選擇。 歐美人重視收藏概念,未必值得每個中國投資者借鑒。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居民首先應考慮的是資產的增值與保值,是否有文化內涵、是否外形美觀,則是次要問題。 根源: 中國投資者少有人做長線投資 至于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中國老百姓熱愛T+D類貴金屬產品?這更多是個社會問題。“投資無門+通貨膨脹”,勢必引發投機主義盛行,老百姓擔心自己的錢貶值,又妄想一夜暴富,不免鋌而走險。 記者走訪了廣州投資市場,金市里的多數投資者都是由股市“轉戰”而來。 金民羅先生認為,發達國家與地區中,普通散戶對于投資市場與產品的“安全感”較強,投資心態自然比較理性,一般做的都是長線價值投資,購買真正有價值、穩步獲利的產品。而在中國內地,散戶對于市場的“安全性”較差,少有人敢做長線投資,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