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理念值得借鑒 中國人買金條無可厚非 |
1 楓葉金幣。 境內外黃金投資主體和偏好差別大 金銀市場進入淡季后,很多市民摩拳擦掌等“抄底”,認為在這個通貨膨脹的時代中,家中金銀似乎越多越好、成色越足越保險。 對比發達國家與地區的金銀投資行為,中國居民的市場安全感比較差,投機金銀的比例遠大于價值投資的比例。 專業人士認為,雖然境內外投資市場有較大差異,但歐美人長線價值投資金銀的習慣顯然更為理性,應為中國內地的投資者所借鑒;投資金銀不必盲目,可以多買投資型金幣,堅持購買金條,少操作放大功能的產品,爭取較好的長線收益。 投資品種: 歐美人買金幣與基金 中國人投資金條與T+D 記者近期廣泛采訪了境內外市場,發現發達國家與地區,居民投資金銀的品種與中國內地居民存在較大差異。對于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散戶來說,黃金投資力求簡單,買的多是投資型金幣,比如美國的鷹揚金幣與加拿大的楓葉金幣,其次則是投資在貴金屬方向的基金,一般與購買其他基金一樣,是在銀行平臺展開的。 而在中國國內市場,黃金投資的品種已經十分豐富。普通散戶熟悉的產品,除了紙黃金、金條之外,還有金章、紀念性金幣、熊貓金幣(內地唯一的投資型金幣),各類黃金T+D產品也十分“流行。”而在發達國家市場,普通的居民很少染指具有放大功能的投資產品,無論是黃金期貨,還是貴金屬T+D,都不在散戶的考慮范圍之內,均是企業、機構套期保值的不二選擇。 而對于內地專業人士一向強調的實物金條,也很少會被國外的家庭投資者染指。記者電話采訪了瑞士、英國的金條生產商,其產出的投資型金條產品,85%是用于銀行間業務的,極少對外銷售,剩余15%的主要買家也是金融企業或礦山相關行業企業。 記者還電話采訪了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花女士與王先生,兩人分別生活在紐約與佛羅里達州,他們均表示,基本沒聽說過美國家庭、個人會購買金條去保值與投資,就連購買金首飾,美國人也不太關注“千足金”的概念,18K金的、16K金的時尚款式,才是最受歡迎的金飾產品。 投資理念: 歐美人愛收藏 中國人固定資產投資 那么,黃金延續了10年牛市,為什么發達國家與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偏好差別如此之大?記者采訪了多地的投資者,發現投資理念、黃金文化的差異,是導致行為差異的主要原因。 香港資深錢幣收藏家陳景林先生認為:“對于黃金,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中國香港,中青年人多半是因為喜歡收藏才延伸至投資,不會純粹為了獲利而去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