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型金條售價逆市大漲 |
發布日期:12-01-03 08:52: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渤海早報 作者: |
近日,國際黃金價格走低,天津主要黃金飾品價格已經回落至每克400元以下。但部分消費者卻反映,近來收藏型金銀幣價格卻出現逆市上漲,比如收藏型銀條已經達到每克15元左右,而部分收藏型金條售價更是達到450元/克。 “我們上個月發售的龍年生肖銀條屬于收藏型銀條,每克售價13元,但現在已經漲到每克15元了。”寶泉投資公司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但記者發現,近日世界白銀現貨價格卻只有6元/克左右,本市投資型銀條價格也在8元/克左右。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兩者之間的價差主要是因為制作工藝、附加成本和收藏題材不同造成的。 據記者了解,投資型銀條的制作手法就是澆筑,工藝相對簡單;而收藏型銀條由于有相應題材圖案,因此需先精雕模板,然后采用沖壓等復雜工藝制作,成本自然要高一些。此外,收藏型銀條外包裝也明顯好于投資型銀條,類似的附加成本也推高了收藏型銀條的價格。 最不好量化的,就是收藏型銀條的收藏題材價值。“這種情況在收藏型金銀幣市場十分普遍。”百信珠寶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同系列收藏型生肖金條,2006年狗年的生肖金條現在售價大概是每克520元,而今年11月份上市的龍年生肖金條每克售價在420元左右,但這每克100元的差價,并不能真實反映往年與今年金條的收藏價值價差。現實情況是,消費者現在去金店購買往年的收藏型金銀條,往往要空手而歸。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金店只是替消費者去查看是否有庫存,但不提供從二級市場購買往年收藏型金條的服務。因為金店從二級市場購買金銀條,無法開具進項發票,所以需要繳納17%的增值稅,但金銀條銷售顯然沒有17%的利潤,所以正規金店都不提供上述服務。而消費者自己去二級市場購買,顯然付出的成本要更高,所以才出現了每到年末,市民到金店門口排隊搶購當年收藏型金銀條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