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條是公眾贏得黃金牛市的“王道” |
發布日期:11-07-25 08:46: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價值中國網 作者:張庭賓 |
務狀況的穩定讓投資者恢復了對歐元的信心,需求在6月份有所緩和。需求在夏季保持在相當低的水平上,從9月開始再次回升,但5月較高的購買水平在2010年末的時候并未重現。 北美 2010年金條投資需求下降了18%,降至30噸。去年的疲軟主要歸因于最初幾個月需求十分低迷,當時世界經濟狀況大大改善,金價下跌削弱了投資者對這種黃色金屬的偏好。與歐洲的情況類似,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和惡化,4月末金條投資猛增,并一直將高水平保持到了6月初。在夏季短暫停滯后,受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和弱勢美元的推動,投資者的興趣在2010年最后四個月里卷土重來。年末的需求水平高漲也與價格快速上升引發投機性投資者的參與有關。此外,金條與金幣相比較低的溢價吸引了部分投資者轉投前者懷抱,對千克金條的需求尤其旺盛。 印度次大陸 自從黃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在1969年開始匯編該市場的數據以來,凈投資就一直是印度市場一個近乎永久性的特征,除了1980年以外(2009年第一季度也短暫地出現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投資動力從對貨幣貶值和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轉向了最近的避稅和投機性投資。 從年內趨勢來看,投資者對黃金的狂熱追捧在下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這段時間占全年金條需求的60%還多。這主要是受到了屢創新高的金價的推動,金價最初在6月超過了1260美元或每10克19000盧比,隨后快速上漲,于12月創下了新高1426美元或20780盧比。除了投資熱情的升溫之外,據部分交易數據顯示,還有相當多的金條購買是出于隱瞞非官方收入的目的。 東亞 2010年黃金市場最有趣的變化之一毋庸置疑地是中國出現的實金投資的巨大增長。黃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估計與上年相比金條囤積猛增了近75%,達179噸。這一大幅增長不是單一原因推動的,有幾個因素共同刺激中國消費者爭先恐后地投資黃金。例如,不斷提高的收入水平使得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長,消費者樂于將資產多元化配制成現金、房地產和股票之外的形式。實際上,2010年大幅振蕩的股票市場(去年上證綜合指數下跌逾14%,使其成為該地區表現最差的股票市場之一)和政府對于房地產投機的調控,都為黃金投資打開了大門。 此外,對于通脹率上升(11月達到了5.1%的高位)的擔憂增加了黃金作為資產避風港的吸引力。這些重要因素加上對金價還會繼續上漲的預期(得益于眾多的媒體關注),被社會公眾視作明顯的“買入”信號。最后一個對購買投資金條產生極大影響的因素是中國商業銀行遍布全國的網點的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