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資質礦企擬降至10家內 接收政府監管 |
發布日期:09-07-21 08:54: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 |
按照資料,該交易中心注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山東萬寶集團、山東華信工貿有限公司、日照中瑞集團各占30%的股份,山東龍鼎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日照聯合礦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各占5%。這五家股東都是日照當地的民營企業,而前三家則是鐵礦石進口貿易商,在全國44家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貿易商中排名前十,去年進口總量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2%。 但該交易中心成立15天后,中鋼協發布聲明表示,成立交易中心進行鐵礦石交易,違反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規定,屬于明顯的炒賣進口鐵礦石、擾亂市場行為,帶有濃厚的投機性質,必須立即停止。 6月17日,由中鋼協、商務部外貿司、五礦商會共同組成的調查組對日照國際鐵礦石交易中心進行調查。 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中鋼協最早的叫停并沒有實際生效,但力拓案爆發后,該交易中心已經被封,而該交易中心五大股東的進口鐵礦石業務也基本處于停滯中。 博弈進口資質縮編 而力拓“間諜案”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則是相關部門在整頓國內鋼企談判秩序的同時,加大力度對鐵礦石貿易秩序展開整頓。 7月16日,記者從中鋼協內部獲悉,中鋼協與五礦商會正在研究,對現有112家國內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鐵企業和貿易商進行重新審核,并加大力度整頓鐵礦石貿易秩序。“這是相關政府部門支持的。”內部人士稱。 關于削減國內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這一工作開始于2005年,當時我國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超過500家,其中貿易商占一半以上,但到去年9月已削減至112家,其中貿易商僅剩下40家。 “中鋼協一直以來認為,縮減資質許可證數量,控制貿易流通渠道,有利于增強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議價能力。但作為貿易商們的主管協會,五礦商會則會更側重于保護貿易商們以及民營企業的利益。”接近中鋼協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將會削減至多少,貿易商的比例會剩下多少,要看博弈的過程。但據記者從另一消息人士處獲悉,工信部設想將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控制在10家內,并接受政府監管。 據記者從上述接近中鋼協的消息人士處了解到,因為中國鐵礦石長協談判體系主要是國內大型鋼鐵企業,中小鋼廠并不在該體系內,只能購買現貨礦,所以中小鋼廠和貿易商并不愿聽命于中鋼協,認為中鋼協主要是為國內大鋼企服務的。 “參與長協的國內大鋼企有的把從長協獲得的鐵礦石再加價賣給中小鋼廠,僅靠倒賣鐵礦石就能賺不少錢。”一位河北小鋼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認為,中鋼協要協調國內大中小鋼廠的利益,似乎有些兩難。“中鋼協在聯合大鋼企談判的同時,還應該花些力氣保護現貨市場中小鋼廠的合法利益,最好的辦法是讓這個市場形成真正的市場經濟,讓國際鐵礦石市場按照市場規律形成一個'中國價格’,而不是長協價和現貨價的雙軌制不合理并存。” 上述接近中鋼協的消息人士認為,進口資質的集中,有利于政府監管鐵礦石進口量,同時有利于在鐵礦石談判中,中國鋼鐵企業集中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