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速查鐵礦石進口亂象 欲取消約30家進口商資質 |
發布日期:09-07-17 10:38: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資訊網 作者: |
商務部會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五礦進出口商會正在調查進口商有無投機采購的問題,將重新審核鐵礦石進口許可證,其中很有可能將取消30家左右的鐵礦石進口資質,幾乎全部為貿易商。 顯然,“力拓間諜案”的主角胡士泰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拘留后,中國在鐵礦石問題上采取了第二步實質性行動,不僅“對外徹查泄露國家機密”,而且開始“對內嚴查內鬼”。業內人士分析稱,這表明了中國政府確保鐵礦石談判合理合法開展的決心。 目前中國有112家企業擁有鐵礦石進口許可證,其中70多家為鋼鐵企業所屬的貿易公司。 福建閩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學標對早報記者表示,鐵礦石進口秩序非常需要整治,這個市場很混亂,確實存在一些企業和貿易商利用多進口倒賣的問題,而很多中小企業也只能通過買高價礦獲得資源。 河北省一位業內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說中小民營鋼企和貿易商炒礦,超量進口,但是逢低多進貨顯然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中國鐵礦石進口秩序混亂的問題不在這里。進口許可證制度存漏洞 上述福建閩鋼集團正是112家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之一,其400萬噸產能在國有鋼鐵企業中算是小企業,但其每年都需要700萬噸鐵礦石,其30%采購現貨,20%自產,剩下的50%仍然需要長協議供應,這成為中國鋼鐵企業多元化采購的一個典型樣本。 “鐵礦石進口許可制度實際上也就是從2005年才正式推行,這幾年鐵礦石倒賣中出現的問題與國內持續增加的鋼鐵產能有關,但是好像出現了代理制度后,這種現象更嚴重了。”一家河北省年產能在300萬噸的中小型民營鋼企負責人對早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鐵礦石代理制當初推行的初衷確實是為了整治進口的問題,普遍認為的直接原因是,進口企業數量眾多、搶占資源,造成價格虛高。為了整頓市場秩序,使進口鐵礦石管理規范化,從而防止中國市場形成“一種產品,兩種價格”的局面。 2005年3月,中鋼協和五礦進出口商會共同制定《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和申報程序》,由中鋼協負責登記審批生產企業,五礦商會負責登記審批貿易企業,將鐵礦石進口企業數目由最初的523家削減到118家,包括70家鋼企和48家貿易商。到2006年和2007年,又通過兩次的縮減,減少到現在的 112家。 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進口許可證制度不僅沒有起到抑制鐵礦石價格上漲的作用,相反卻進一步增加進口鐵礦石的難度,增加了交易成本。 事實上,目前中國有112家鐵礦石進口商,但國內有大大小小1200家鋼鐵企業。那么,眾多沒有進口資質的企業,只能從數量極少的進口商處購買,在近年中國鋼鐵產量每年實際以20%增長的時候,只能依靠加價50%甚至是100%的價格購買。 對國有鋼鐵企業無影響 據早報記者看到的具有進口資質的112家鋼企和貿易商的名單來看,大約有70家為鋼鐵企業,其他均為貿易商。而在鋼鐵企業中,除一些大中型鋼鐵企業外,民營鋼鐵企業所占的比重不到10家。而貿易商方面80%也是有國有背景的企業。 那么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獲得鐵礦石進口許可證? “鋼鐵企業方面的進口商,必須是符合產業政策、具有70萬噸實際產能、在當地具有一定規模的、對鐵礦石有外采需求,這會在審核后獲得相對應的配額。”陳學標對早報記者表示,而對于鐵礦石進口貿易商方面如何獲得資質,除了大型國有貿易企業外,個別看似有民營背景的,實際一般都是與當地政府或者大型的國有企業相關聯。 在經過3次的淘汰后,目前存留下來的具有進口許可證制度的企業,大多是當地關系過硬或者有國有背景的企業。 “日照鐵礦石交易中心”股東之中的兩家——山東萬寶和中瑞集團正是有民營背景的鐵礦石進口貿易商,昨日早報記者采訪其相關負責人,其對于該消息顯得過于謹慎,并不愿做任何的評價。 陳學標對早報記者表示,這實際對他們閩鋼沒有影響,應該對于比他們規模更大的具有進口資質的國有企業都無影響。 昨日,濟南鋼鐵集團宣傳部一位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他們往年長協的進口量就在1000多萬噸,今年調整了進口結構,不過這樣的事情對他們不會有什么影響。 中小鋼企冀望代理機制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此前對媒體表示,“今年的貿易商比去年同期大約增長了20%,就是它的進口量比去年大約增長了20%,增長了大約3900萬噸,也可以說目前礦石之所以積壓,就是我們貿易商超量進口。” 事實上,確實是民營鋼鐵企業成為此輪鐵礦石貿易的主要推手。 有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國內19家港口鐵礦石庫存已經超過了1億噸,目前到港的基本都是現貨,并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局面。另外據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介紹,2009年1至5月,在從曹妃甸進口鐵礦石的買家當中,國有鋼鐵企業只有唐鋼和首鋼兩家,而這兩家企業進口的鐵礦石只占到港口總量的 12%,在剩余近90%份額中,民營鋼鐵企業成為鐵礦石進口的大戶。 不過,民營鋼鐵和中小型鋼鐵企業面對這樣的說法并不服氣。上述民營鋼鐵企業負責人對早報記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