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的高歌猛進,推動著金礦企業融資并購的“劇烈涌動”。
對此,旗下基金持有大量黃金ETF和金礦股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昨日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開玩笑說:“金礦企業大肆收購擴張‘圈金’,實在頗有房地產開發商大量‘圈地’的風范。”
8月10日,中金黃金(600489,股吧)(600489.SH)公告稱,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相關事宜,公司于當日起開始停牌。
上述私募基金經理預計,中金黃金籌劃非公開發行,并于8月10日開始停牌,是為未來繼續收購擴張作準備,在“圈金”運動中不甘落后。
事實上,中金黃金并不孤獨。本報記者發現,近乎每一家上市金礦企業在2010年上半年都有并購行動,而在香港上市的瑞金礦業(00246.HK),則和中金黃金一樣,融資與并購共存。
2010年,金價屢創歷史新高,突破了1200美元/盎司,推動了金礦企業急速擴張,中國也成為了世界頭號黃金生產國,2009年產量達到313.98噸。
柏坊資產投資總監謝柳毅向本報記者表示,金礦企業的大肆收購,顯示了企業管理層對金價前景的持續看好,也表明隨著金價上升,金礦企業實力將越來越雄厚,值得投資者關注。
然而他指出,對于一些通過大量融資擴張的金礦企業來說,收購到的金礦純度很關鍵,如果一旦純度不高導致開采不便的話,會對每股收益有所攤薄,反之則會增厚。
5月29日,山東黃金(600547,股吧)(600547.SH)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收購青島鑫萊礦業投資有限公司49%的股權,作價1.67億元。
一度深陷“環保門”事件的紫金礦業(601899,股吧)(601899.SH,02899.HK),則憑借其較強的資本運作能力積極海外擴張。今年上半年,盡管終止了收購澳大利亞采礦企業Indophil Resources NL,但紫金礦業近日把目光轉向了非洲,擬以1.7億美元收購剛果采礦企業Platmin Congo Limited60%的股權。
7月7日,瑞金礦業公告稱,以每股12.15港元的價格配售一億股完成,所得款項凈額為11.86億港元,相當于已發行股份的11.05%。公司稱,募集款項擬用作日后可能對開采及勘探項目的收購。2010年上半年,瑞金礦業和招金礦業(01818.HK)都在海內外完成了多宗收購。
國際金價近日一度重上1200美元/盎司,泓福資產研究部主管鄧聲興向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維持低息環境不變,量化寬松擴幣政策持續,加上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黃金需求日益增強,金價未來望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