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地國儲戰略試點將推出 中國打響稀土保衛戰 |
發布日期:10-05-27 08:38: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礦業網 作者: |
站在包頭市政府門前的阿爾丁廣場,一眼就能看到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幾個大字。稀土具有獨特的光、電、磁、熱等物理和化學特性,稀土新材料廣泛運用于電子、信息、通訊、汽車、能源、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領域。中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全球95%的稀土產自中國。然而,中國卻沒有稀土定價權,行業幾度陷入虧損困境。 最近,國家從實施收儲、制定行業規劃、打擊私挖濫采等方面,再次對行業進行梳理。 儲備戰略試行 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即將推出,首批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在稀土供應仍然過剩的背景下,此舉意義重大。 上周,一個消息被廣為傳播,醞釀4年之久的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即將推出,首批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在稀土供應仍然過剩的背景下,國家對稀土進行收儲意義重大。 其實,早在2008年未,包鋼稀土等就自發進行了收儲。當時,包鋼稀土聯合兩家子公司、包頭稀土高新區直屬的國有獨資公司高新控股公司以及另兩家從事稀土冶煉、分離的企業,共同設立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國貿公司”),旨在控制包頭稀土原料和下游產品,以穩定全國稀土原料價格。國貿公司注冊資金為7億元,包鋼稀土出資55%,高新控股公司為第二大股東,出資10%,另代持他人20%。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當時,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波及包鋼稀土。2008年上半年,包鋼稀土凈利潤為2.47億元,三季度凈利潤大幅降至3436萬元,第四季度更是虧損1.12億元。在價格壓得很低仍然沒有訂單,而政府收儲需要層層審批程序難以快速啟動的情況下,包頭高新區通過市場化模式,幫助包頭企業先行自救。 據透露,2009年一季度,國貿公司收儲2萬噸(以稀土氧化物計,簡稱REO),而當年國家下達給包頭的REO生產指令性計劃量為7萬噸。由于包頭REO產量占全國一半,包頭的 “自律”行為對穩定市場價格起到了直接作用。資料顯示,稀土下游代表產品氧化鐠釹價格在2008年底探至最低點4.5萬/噸后,逐漸攀升至2009年年中的5萬、6萬元。 但是,國貿公司統購統銷的運作模式也給其帶來了巨大的銷售壓力,這從公司存貨從2008年年末7.99億攀升至2009年中期的13.38億可見一斑。 2009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上報了政府收儲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資源戰略儲備方案》。2010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復該方案。方案顯示,內蒙古稀土收儲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礦石儲備,由包鋼集團實施,數量位300萬噸;二是稀土精礦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