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_JiBi.Net >> 今日黃金 >> 礦產設備 >> 正文
         
        技術突破引領我國黃金循環經濟
        發布日期:09-06-08 13:39:1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無害化提金技術:兼顧三種效益

          雖然氰化物有劇毒,但目前黃金行業還沒有一種更合適的浸金溶劑能夠代替氰化物。在未來幾十年內,氰化提金工藝在黃金生產領域仍將占主導地位。然而,隨著氰化物治理技術的快速發展,例如堿氯法、電化學氧化法、酸化法、自然凈化法、離子交換樹脂法、活性炭吸附氧化法、因科法、OOT法、過氧化氫氧化法、生物法及全循環工藝等,很多新工藝已經應用到工業實踐中。其中,在資源綜合利用領域最有效的方法是全循環工藝。

           實施全循環工藝需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廢水循環后氰化工藝水量平衡;二是廢水循環不會使浸出液中各種雜質濃度積累到影響氰化指標的程度。既然廢水中的雜質(銅、鉛、鋅、鐵和有機物等)積累后會影響金的回收率,從這些雜質中綜合回收有價元素就十分必要。

           長春黃金研究院和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實施的《含硫氰酸鹽、氰化物貧液綜合治理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究與應用》項目,在國內率先回收治理黃金氰化廠的含硫氰酸鹽及氰化物貧液。該工藝采用Cotl's酸法從硫氰酸鹽中再生氰化物,將自行研制的高效節能型酸化氧化反應器與后續的砷、氰化物和砷深度處理流程有機銜接。貧液經過治理后,貧液中的氰化物回收率達98.7%,硫氰酸鹽的氧化率達99.83%,從硫氰酸鹽中氰化物回收率達86.27%,相關指標超過了國外同類技術水平。同時,通過綜合處理貧液,氰化工藝大大優化,金浸出率提高0.87%。

          該項目的實施,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項目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從硫氰酸鹽中再生氰化物設備,屬于國際首創。尾礦綜合利用:開辟可行之路

          尾礦是黃金選廠的主要固體廢棄物。我國許多大中型黃金礦山生產歷史較長,從幾十年到上百年不等,尾礦資源十分豐富。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生產由于受產業政策、技術裝備、選冶工藝以及資金等因素的制約,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和程度普遍偏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導致一些尾礦的金屬量較高。另外,由于過去我國對非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應用研究比較少,因此,歷史遺留下來的大量尾礦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

          為了使尾礦資源得到有效的綜合利用,國內外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了許多先進設備,例如國外的尼爾森選礦機和法爾肯選礦機;長春黃金研究院近些年也大力研制重選設備,如KXT系列跳汰機和STL型水套式選金機等。

          雖然與國外同類設備相比,國內設備在處理能力和自動化程度上有一定的差距,但長春黃金研究院研發的跳汰-水套選金集成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可行之路。難處理金礦資源不再是難題

          傳統焙燒工藝--這項工藝是國內最早應用于復雜金精礦的預處理工藝,建成較早并正常運行的焙燒廠有 5座(中原黃金冶煉廠、山東國大、牟平東方、遼寧新都、靈寶黃金冶煉廠),總處理能力1100噸/日左右。他們所采用的工藝是一段焙燒氧化提金工藝,有許多技術環節尚需在工業生產中不斷調整。

          2002年,山東國大黃金冶煉廠與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合作,在原處理能力100噸/ 日的一段焙燒基礎上,實施了兩段沸騰焙燒工藝改造。由于該項目的二段焙燒分別在二臺沸騰焙燒爐內完成,最大限度實現了綜合回收。

           "十五"期間,以原礦兩段沸騰焙燒提金新工藝工程化技術開發為目標的紫木凼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原礦處理能力已達到1000噸/日,是國內最大的金礦焙燒系統。由于該工藝適應性強,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在國內顯示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熱壓氧化工藝--這項工藝的研究開發,起步于國家"九五"科技攻關。在1997年至1999年間,長春黃金研究院與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合作,針對吉林渾江金礦的難處理金礦,采用堿性熱壓氧化-釜內快速氰化提金工藝技術,有效地氧化分解了載金硫化物,使金浸出率從直接氰化的低于47%提高到92%以上,并完成了800公斤/日至1000公斤/日的擴大性試驗。

           由于該工藝采用的是堿性熱壓工藝,氧化過程的溫度和壓力比國外的酸性熱壓技術要低,更適用于我國的難處理金礦資源。

           山東金翅嶺金礦建設的熱壓氧化工藝采用酸性體系。該礦的提金廠于2002年6月投產,采用熱壓催化氧化預處理-氰化提金工藝(COAL法)。目前,100噸/日規模的壓力氧化廠正處于工業試運行階段。

           難處理金礦資源的生物氧化、熱壓氧化、焙燒氧化預處理等工藝,填補了我國黃金工業生產的空白。

           細菌氧化工藝--這項工藝雖然比較新,卻是國內發展最迅速的工藝,目前在國內的工業化應用程度已超過前兩種工藝。這完全得益于各科研院所所做的大量試驗研究和探索工作。

           目前,國內正在從事細菌氧化工藝研究的科研單位不少于10家,如長春黃金研究院、東北大學、吉林冶金研究院和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等。這些研究單位針對國內的難處理金精礦,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

           長春黃金研究院已形成了較完善的工藝研究系統。2000年12月,煙臺黃金冶煉廠建成國內第一家5 0噸/日規模的生物氧化-氰化鋅粉工藝提金示范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中華大銅章俱樂部即將
        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展
        建國60周年金銀章、金銀條
        特別推薦
        ·受美元大幅反彈拖累 現貨金周五大幅收低
        ·紙黃金全攻略:4大行零余額開戶 交易報價的學
        ·滬二手房市場有新特征 哪些房源最受追捧
        ·"婚姻家庭咨詢"漸興起
        ·6月7日紙幣行情 
        ·美國空軍遠程奔襲戰術升級:打擊目標暗指中
        ·創業板上市規則修改7條款:高管離職鎖定股份
        ·三菱扶桑卡客車召回部分進口底盤車
        ·6月5日紙幣行情 
        ·6月4日紙幣行情 
        經典美圖
        韓星韓彩英
        李寶英艷麗
        伊麗莎·庫
        林心如優雅
        郝蕾靚麗寫
        熊黛林最新
        吳佩慈時尚
        劉亦菲最新
        純潔高貴典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