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增持推高黃金 美國成黃金飛漲最大受益者 |
。只要銀行或者黃金生產商能夠按時將拆借黃金儲備如數(shù)歸還給央行,黃金套息交易將是皆大歡喜。 通俗來講,“黃金套息交易是大型金融機構從央行里借出黃金,再以市價賣出,按倫敦同業(yè)拆借利率進行投資,再換回黃金。當央行把黃金賣出之后,按這個利息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收入。當央行需要金融機構歸還黃金的時候,金融機構就從市場上買黃金還給央行”。他說道。 不過,當金價上漲時,金融機構就要面臨風險,投機者有可能無法按時把黃金儲備如數(shù)歸還給央行。今年6月被爆出的美國黃金儲備失蹤一事便與此有關。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聯(lián)儲黃金庫存一直沒有被“審計”。近年,以羅恩·保羅為代表的美國國會議員一直試圖審計美聯(lián)儲黃金儲備,相關提案卻始終未獲通過。 黃金回調風險顯現(xiàn) 當前的黃金價格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投資品,黃金價格已經成國際經濟與政治的博弈,其中牽扯到美元、歐元的貨幣地位,也關系到相當多國家一攬子貨幣的政策取向。很明顯,黃金已經成為了很多政府抵御通脹的工具,黃金價格已接近沸點。8月19日國際黃金價格暴跌,到目前走勢仍不明確。 興業(yè)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黃金市場的容量遠比不上原油,原油市場走勢尚且會被機構、大型投行研報觀點所影響,黃金也不能避免受機構操縱的可能。不過他表示,某些機構或資本大鱷不可能長期左右黃金走勢,黃金最終還是會回歸理性。 想想曾經6100點的上證指數(shù),想想曾經300元的中國船舶,高位的黃金價格或許正處在這樣的位置上,雖然黃金未來走勢仍然撲朔迷離,但如果投資者在此時做多黃金,一旦多國政府的政策取向出現(xiàn)轉變,黃金價格不排除出現(xiàn)暴跌的風險。畢竟買入黃金偏于保守,各國政府還可以通過買入遠期糧食期貨、礦山、遠期石油期貨進行資產的保值增值,黃金并非惟一的避險渠道。 記者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