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者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前就預言了股市的崩盤。就像以前股票價格崩潰時一樣,投資者選擇性地忽視了這一點,把市場視為了一個不斷增長的盈利機制。因此世界上主要的股票指數一直在攀升地越來越高,但企業的利潤卻沒有劇烈增長到足以支撐股票的上升。突然之間股市就有可能崩潰,這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雖然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TSX富時、DAX指數等尚未處于自由落體狀態,但它們看起來可能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過去的事實證明,這時候應該購買黃金來避險。盡管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注入市場大量的流動性貨幣,但是通貨膨脹暫時還沒有發生,如果一旦發生,將是利好黃金的。相反,現在大部分人是在談論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增加。在通縮環境而不是通脹環境,黃金的表現基本上與股票市場是一樣的,并不會表現地更好。
所以,即使股票價格急劇下降,仍然有理由不購買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至少現在暫時可以不購買。回到六年前市場崩盤時,市場崩潰似乎是在 2008年10月。當時不僅股票幾乎全線跳水,黃金價格、金屬價格和大宗商品也是如此。也許這就是為什么目前在白銀市場出現如此多的緊張局勢;在2008 年9月白銀價格下降一半以上,從20美元每盎司到9美元一盎司,然后在未來兩年驚人復蘇達到接近每盎司50美元,那時候是白銀投資者的大好光景。
那么在2008年9月黃金表現如何呢?對于那些記性不好的人,或許覺得黃金沒有白銀或者股票市場下跌地如此劇烈,但實際上黃金市場也有相當大幅的回落 (不到30%),從2008年3月每盎司超過1000美元的高點到10月底下跌為僅約720美元,但隨后又開始回升。然而道瓊斯指數的表現比黃金更糟糕,時間跨度也更長,從2007年10月的12000點下降至2009年3月觸底的6600點左右(下降50%左右)。
從上文可以看出,在短期內市場進入自由落體狀態,現金可能是最好的保護。黃金和白銀不會免疫,價格也會回落。但相比大多數其他的投資選擇,價格回落之后它們可能會恢復得更快,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因此,實際上購買黃金和白銀是個時機問題。正如我們之前所指出的那樣,從長遠來看貴金屬應該表現得非常好,但在短期內走勢更加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