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2013年“中國大媽”香港淘金的輝煌戰績 |
雖然離香港傳統的購物旺季――圣誕節仍有一段時日,但是“中國大媽”的購物熱情提前引爆了香港的銷售。而在購物天堂香港,最得“大媽們”歡心的,無疑還是黃金。
今年以來,黃金的持續下跌引發了“中國大媽”們的購金熱情。雖然種種跡象表明金價可能未到抄底良機,但完全無法擋住大媽們對黃金的鐘愛。隨著最近新一輪下跌,香港再次成為大媽們的淘金天堂。香港周大福一家門店表示,11月下半個月金條和千足金飾品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00%。 盡管職業投資者們對金價走勢普遍持觀望態度,但一跌再跌的黃金價格,對“中國大媽”們依然是很大的誘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是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和進口國,并且在今年第三季度以209.6噸的總消費量取代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 讓我們看看今年為止“中國大媽們”是如何完成這個看似不可思議任務的: 據香港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香港向中國大陸進口的黃金總規模攀升21公噸,至130.2公噸,環比增19%,同比增幅甚至達到446%,并接近今年3月130.3公噸的歷史高位。 從下圖1、圖2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起中國大陸黃金進口就開始加速增長。今年為止中國大陸從香港的凈進口黃金規模就已達957公噸,是2012年的兩倍。 下圖3顯示的是香港黃金進口的主要來源--瑞士。今年10月香港從瑞士凈進口黃金規模85公噸,較9月的99公噸小幅下降14%。不過,今年為止香港從瑞士凈進口的總黃金規模已達驚人的782公噸。 下圖4顯示的是香港從其他國家凈進口的黃金規模數量,除了瑞士之外,今年為止香港還分別從澳大利亞進口141公噸、從英國進口92公噸,從美國進口172公噸,并從南非進口138公噸。 據圖4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香港黃金總進口規模達1893公噸。如果加上金幣進口,則增加至1933公噸,其中總出口規模達1423公噸,凈進口規模達510公噸(不包括正在運輸過程的黃金)。 當前中國大陸的黃金珠寶首飾稅為22.5%,其中增值稅17.5%,消費稅5%,而香港黃金珠寶首飾稅為0%,這也是吸引“中國大媽”蜂擁進入香港購金的主要理由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