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發布日期:13-08-07 09:00: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鳳凰網 作者: |
害,人們越“感覺”它是假的。 因此,在政策對投資有利時,更清晰地政策解釋,可以放大這種好處;在政策對投資無益時,更模糊的表達,則可以為炮彈穿上糖衣,減少相應的傷害。 4。平衡的力量 目前,美聯儲的基本思想是,如果經濟數據變好,就傾向于盡快削減QE;如果經濟數據變差,就傾向于維持QE。因此,“好數據”與“削減QE”相伴相生,好數據有利于投資,削減QE不利于投資,構成平衡;“壞數據”與“維持QE”同進同退,壞數據不利于投資,維持QE有利于投資,構成平衡。 5。當前市場反應 在伯南克放出消息后,經過短暫波動與美聯儲幾番澄清。一種新的波動模式,已經在股市與債市成熟起來: 如果經濟數據變好,股市與債市會走強,但并不像之前那么強,這是因為,好數據增加了削減QE的可能性; 如果經濟數據變差,股市依然微弱走強,債市會有波動,但仍在可控范圍,這是因為,壞數據增加了維持QE的可能。 伯南克棋局之平衡圈套 帶著這些基礎知識,讓我們再看一遍伯南克的“晚節不保”—— 首先,記住伯南克的任務:無論早晚,QE是必須退出的,退出過程越平穩越好。伯南克的任務,就是想盡辦法讓市場更平穩。 接下來,看伯南克用的工具。 第一步,伯南克提前幾個月甚至一年,開始模糊地傳達削減QE的計劃。注意,“模糊”與“計劃”是關鍵詞!澳:,則可以減弱消息對市場的沖擊,讓市場用疑惑代替過多的沮喪;“計劃”,則可以給市場充分的準備時間,把一次性的大沖擊,分解到相對較長的時段里。 第二步,結合市場反應,伯南克強調了“經濟數據”與“QE政策”相輔相成,構建了一套平衡體系。“好數據”搭配“縮減QE”,“壞數據”搭配“維持QE”,數據與政策形成兩股力量,對投資的影響相互沖銷,從而形成天然的平衡機制。 第三步,市場對政策的推測,與伯南克目前的想法,其實是完全吻合的。市場也無法判斷何時削減QE,只能看數據,美聯儲同樣無法判斷,也只能看數據。對于美聯儲而言,之所以這種設計,是為了尋找一個時機,數據足夠得好,足以抵消削減QE的影響。而美聯儲也是這樣告訴市場的,市場只要按照這樣的思路去想,就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平衡圈套”,想到削減QE,就會跟著想到好數據,市場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直接抵消掉政策沖擊。 第四步,一旦時機真正到來,美聯儲確實在數據向好時削減掉QE,這也正好與之前的聲明一致。那時候,伯南克可以告訴市場,他并沒有晚節不保,他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