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廣州市民董阿姨去年購買了5公斤現貨銀條,當時買價是3780元/公斤,比當時的白銀價格高出了500元/公斤。最近銀價大漲,董阿姨找原來的商家賣出,卻沒有想到對方不做銀條收購服務。一個愿意收兌的黃金超市,卻要收300元/公斤的手續費,按照目前的現貨銀價,賣不到3800元/公斤。藏銀一年多,最后卻無法賺到錢,董阿姨失望不已。
在廣州市場上,如董阿姨遭遇者,數量并不少。專家表示,投資銀鉑鈀存在多種缺陷。
半年最大漲幅均超黃金
從1月初算起,國內現貨黃金價格的最大幅度不過15%,而白銀的最大升幅卻超過了35%,鉑的最大升幅為23%,鈀的最大升幅高達50%。
但普通黃金首飾的價格只比現貨黃金高出50~70元/克,手續費占比為20%左右,而絕大多數的銀鉑鈀首飾,價格卻高出現貨材料價格40%。比如目前的現貨鉑金價只有不到350元/克,而所有商場銷售的鉑飾價格卻均在520元/克以上。
部分紀念幣是價格洼地
以現有廣州市場的情況來看,三類產品并不適合于廣大市民廣泛投資,回購渠道不通暢是制約其投資的最關鍵原因。不過,國內金幣被過熱炒作,相對來說,銀鉑鈀三類紀念幣還處在“價格洼地”,5盎司以上的大規格產品尤其如此,比如中國民俗系列紀念幣,古代名人紀念幣等,有心人可從中淘金。
缺陷:多數產品價格過高
銀鉑鈀投資產品的實際成交價格并不低,白銀的手續交易費用尤其高昂。一些投資機構對于炒賣T+D白銀產品收取的手續費也要明顯高于黃金T+D。
鉑鈀產品方面,某銀行今年發售了生肖貴金屬紀念條,金條的價格是在現貨金上升25元/克,鉑條產品的價格卻是在現有345元/克的鉑價上升了一倍。
回購渠道不通暢
從廣州來看,各大黃金超市只收購銀條,不收購銀首飾,一般不收購鉑鈀產品。廣州的鉑鈀紀念幣一度曾跌破過材料價值。
與黃金相比,銀鉑鈀三類產品目前在廣州市的投資品種十分稀少。三類相比,投資種類最多的是白銀,擁有投資型銀條、紀念型銀條銀幣、白銀T+D等種類,但比黃金少了幾個重要品種。而鉑鈀的種類卻是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