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一個月來,路過蜻蜓老師在中國集幣在線針對微型金銀幣的題材、品種、版別等內容,進行了詳細、有趣的講解和闡述,收藏者們紛紛拍手稱快。
本周四(27日)晚8點,路過蜻蜓老師將為我們進行本次講座的最后一講:金銀幣相關附件收藏,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相約,一起品味小小金銀幣世界里的大文化。
******************************************************************
路過蜻蜓: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們的講座題目是:貴金屬幣章相關附件收藏。
在這一講里,我要向大家介紹:
1、什么是貴金屬幣章的相關附件?
2、為什么要收藏貴金屬幣章的相關附件?
3、如何收藏貴金屬幣章的相關附件?
當然,穿插在其中,我們會體驗到附件收藏的無限美妙和趣味。
凡是集過郵票的很多朋友都知道,真正集郵到高水準,就必然不能只是簡單地擁有幾本集郵冊和小型張冊。
那些花花綠綠的郵票堆放在集郵冊一隅固然好看,但更高層次的貼片一定是中高級集郵家們的心儀。
將貼片按不同郵品的內容和層次進行編排,便形成了很好的專題郵集。
這里面,郵品就絕對不局限于郵票,可能包含:小版張、極限片、原地封、首航封、首日封、紀念封、實寄封、風景戳、落地戳、郵簡、相關文獻資料......
只有上述的郵品和郵票相配合,專題郵集才能彰顯水平。
由于新中國貴金屬幣章愛好者大部分由集郵愛好者轉化而來,因此我們能非常容易地理解一個概念:即真正的集郵遠非收藏郵票這么簡單。同樣的,收藏貴金屬幣章,我們要對幣章之外的很多東西進行收藏,因為我們要收藏的很多東西是新中國幣章整體文化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既然附件屬于新中國幣章整體文化不可割裂的一部分,那么哪些東西算是新中國幣章收藏的相關附件呢?
一般來說,如嵌幣(章)封、郵折、外包裝盒(說明書、手卷)、瓷盤、電話卡、項鏈(胸扣、護身符)、鎮紙(水晶球)、歷史資料(宣傳冊、發票)、書籍雜志等等。
以上的很多物品,無一例外和新中國幣章密切相關,或者之中包含著幣章,或者之中有幣章的圖案、或者反映了當年幣章設計生產銷售沉淀的歷史。
從收藏的完整性來說,收藏這些有意義的附件,不僅能提升我們對幣章的認識,更是難得的史料,見證了幣章從生產至流通過程的歷史。
很多附件的產生,或是當年為了更好地創造外匯(如早期金銀幣章的一些手工制作的精美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