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后抗通脹需求減弱 黃金單邊行情難延續 |
發布日期:10-12-28 08:44:1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 |
央行12月25日宣布自2010年12月26起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這也是時隔兩個多月后,本年度內的第二次加息。在連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后,央行再次選擇了利率工具進行調整,顯示了貨幣政策由寬松向穩健的過渡以及調控通貨膨脹預期的態度。 本次加息在很大程度上出乎市場預料。考慮到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以及目前的年存款利率為2.75%,實際負利率超過2%。由此來看,本次利率僅上調25個基點,實際意義不大。關鍵在于本次調息意味著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能就此步入貨幣緊縮周期。而在稍早之前的24日晚間,俄羅斯央行也宣布將隔夜存款利率上調25個基點 。 中國再度加息,無疑對黃金市場構成利空。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各國紛紛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以防止經濟陷入大幅衰退。基于信用貨幣的泛濫,黃金的信用恒定性使其成為抗通脹的最佳資產。流動性的寬裕使得通脹預期加重,并帶動歐債危機后金價的持續上漲。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加息和資本管制等政策性調控措施的出臺,將導致部分資金獲利回吐。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疲軟,采取了大量臨時刺激手段與近乎零利率的利率政策,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卻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態勢,面臨控制通脹與抑制熱錢流入的重大金融難題,與發達國家的經濟格局大相徑庭,顯示出三大經濟體(美、歐、中)經濟周期的不同步。 從近期熱炒的避險因素來看,軍事沖突和經濟危機會帶動避險資金涌入黃金市場。本年度先后爆發的兩次歐債危機直接直接推動黃金美元同步上漲。然而,目前市場情緒已逐漸緩和,盡管第二次歐債危機再度推動金價反彈,但其力度大不如前。而朝韓沖突引發的避險需求僅在短期內對金價有一定利好,但若事態不至于繼續惡化,沖突在各方斡旋之下妥善解決,黃金則會失去短期利好支撐,回調風險加大。另外觀察近期的風險事件中,即使刺激黃金與美元同漲,一般美元的上漲幅度都要大于黃金,刺激部分投機資金離開金市進入美元,反過來對黃金市場造成打壓。 雖從中期角度而言,全球流行性泛濫問題和經濟危機的避險因素將繼續對金價形成支撐。但短期內黃金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在美國經濟逐漸復蘇以及第二輪歐債危機中,黃金的表現已大不如前。在沒有大型經濟體被拉下水的情況下,避險因素將更趨減弱。加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加息的政策調整因素,抗通脹需求的推動力也有所減弱,黃金的上漲動力需要新的因素承接,否則單邊行情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