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中國因素凸現 |
登高,突破,再登高,再突破。2010,黃金牛氣沒有停歇,從年初的不到“千一”,到年尾激戰“千四”,隨著其他市場的動蕩不定,黃金的人氣急劇上升。 近十年的黃金牛市,金價已上漲了4倍以上。尤其在金融危機襲來,全球市場劇烈動蕩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風險“穩定器”和資產“避風港”,不斷刷新國際金價的基準線。而在2010年,黃金實際上已真正開啟了“后千元時代”,短短一年間,金價幾乎超越了大部分機構的預期,不但連續創出新高,還在年末數次登上1400美元的“新巔峰”。 2009年年末,黃金在沖上每盎司1200美元的關口后出現急速回落,本以為黃金自2001年以來的長期牛市將就此打住。然而,2010年黃金市場卻出現了“金價不怕創新高,千元時代只等閑”的局面,金價在“千斤頂”以上再接再厲,至2010年11月,國際現貨金價首破每盎司1400美元,隨著年底震蕩加劇,金價在“千四”附近反復盤整。 2010年的金價分別在上半年的4至6月和下半年的9至10月份經歷了兩輪爆發。黃金專家、興業銀行分析師蔣舒指出,2010年的金價追隨著美元匯率和歐債危機兩條主線,年內兩次大漲均與兩條主線息息相關。 2010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等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黃金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六部委意見將未來黃金市場發展與中國金融市場競爭力提升的全局聯系在一起,明確提出“未來黃金市場的發展,要服務于我國黃金產業發展大局,立足于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競爭力,著力發揮黃金市場在完善金融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六部委聯合發文一出,在國內外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中國因素無疑將在未來金價長期趨勢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中國黃金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已今非昔比。2009年中國黃金生產達到313.98噸,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為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中國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和黃金市場相互依賴,協調發展的基礎已初步形成,黃金市場已發展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不僅已建立起世界全球黃金現貨交易量最大的場內市場,而且近年來隨著黃金現貨延期、黃金期貨等重要投資品種陸續向個人開放,中國民間黃金投資市場呈現爆發性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客戶累計已近160萬戶,黃金成交超過4600噸,成交金額突破1.1萬億元,均出現了急劇增長。 據估計,目前世界黃金總存量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