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豪:2010年國際黃金市場展望 |
發布日期:10-01-25 08:43: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網 作者: |
變,飾品需求受到抑制,但投資變得日益重要。
中央銀行再次成為黃金的凈購買方。 中國市場一枝獨秀,2009年有望首次成為產金和消費的第一大國, 是唯一保持金飾和投資需求兩個領域都增長的主要消費國。 下面幾張片子就顯示了全球黃金的基本面: 了解總需求水平: 自1999年來, 黃金走過了九年的大牛市。2008年以噸位計黃金總需求是3753噸,比2000年的3821噸略低。在其間的年份,需求量一直保持在3200噸以上。 供需平衡是決定和穩定金價的重要基礎因素。 投資需求的爆發:自2008年下半年,可確認的黃金總需求由于全球金融市場的崩潰和隨之而來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和蕭條而激增。隨著金融市場的崩潰,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拯救銀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增加貨幣供應,在投資領域,大家都在尋求一個安全的高質量避風港。投資者們的財富急劇減少,他們害怕政府刺激計劃導致通脹,也受到風險和市場波動性的威脅,因而轉向唯一經過經濟動蕩時代檢驗的資產 — 黃金。黃金沒有交易對手風險,不是任何人的負債,容易變現,這些優點不僅是中央銀行所追求的,也是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所夢想擁有的。 當然,經濟衰退和不斷升高的美元金價和高企的各地金價也影響了一般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對金飾的需求。這就是為什么黃金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黃金市場供應方結構性改變 談到供應方面, 黃金仍是稀缺資源。近幾年鮮有新的重大發現,而很多發現往往在很難到達的地方,這意味著生產成本日趨高漲。全球金礦生產多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多數人認為這一趨勢仍將長期繼續下去。自2000年以來,礦產的高峰是在2001年,供應達到2646噸,2008年這個數字降低到2416噸。 而舊金回收也是供應的一個方面。在金價高位時不少消費者會拋售手中的黃金套現獲利或者以舊換新。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初,這方面的供應有所激增,但之后近幾季度已有回落。在2009年一季度,回收金達到569噸。到第三季度,回收金供應已從最高峰值下降了50%,達283噸。 中央銀行在2009年度成為凈場賣方。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黃金的一大優勢! 這張片子顯示出到底世界上有多少黃金。 中國市場 再看我們中國黃金市場:我想,在座的各位業者這兩年一定都體會到了什么叫“市場好!” 2009年最新的數字還未統計完成,但從前三季度數字和第四季度初步數據來看,中國大陸2009年黃金需求量還會創新高,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