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者請起立歡迎黃金先生 |
當美元貶值、經濟預期下行時,就是黃金迎風起舞的光榮歲月,黃金因此成為紙幣價值與經濟預期的明確座標。 按照目前的黃金價格衡量,目前美元貶值、經濟預期下行,全球經濟復蘇有待時日,在復蘇的過程中出現反復。從樂觀的角度來說,現在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中繼站;從悲觀的角度說,我們有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一樣,經歷長達10年的滯脹期。 紐約時間8月3日,黃金期貨價格八個交易日以來第五次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收于1666.3美元/盎司,漲幅為1.3%,并于盤中觸及1675.9美元的盤中價歷史新高。次日,由于歐美股市、原油市場大跌導致投資者在黃金市場上采取獲利了結操作,金價觸及盤中價歷史新高后快速回落,小幅收低——收于1659美元/盎司。 所有人都不看好紙幣,包括紙幣發行者,黃金成為無奈的替代選擇。 一些央行開始購入黃金。世界黃金協會不久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央行加大了黃金買入規模,上半年買入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今年各國央行黃金儲備增加203.5噸,去年同期增量為76噸。韓國、墨西哥、俄羅斯和泰國是今年的重要買家。自1988年到2010年,各國政府總體減持黃金,如今風向逆轉。 私人投資者的黃金投資熱情在各國央行之上。據GFMS和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09年底,私人投資者黃金持有量慢慢超過官方持有量,2010年則占了黃金總持有量的約18.7%,而官方只占了17.4%,其中包括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對黃金的想像沒有極限。8月3日,德意志銀行發表大宗商品研究報告稱,黃金價格在突破2000美元之前不能被視為過度上漲,“黃金刷新歷史高點有兩個原因,一是市場注意力從美國債務上限轉向歐債危機的擴散,二是各國央行的外儲多元化仍在繼續”。此前的7月18日,渣打銀行金屬和礦物部門主管YanChen表示,“我們預計黃金價格至2014年將增至約2000美元/盎司,至2020年有可能激增至5000美元/盎司”,因中國和印度收入增加。 黃金上升,經濟下行。 黃金與宏觀經濟強弱有著明顯的相關關系。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黃金出現兩輪明顯的上漲周期,一次是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另一次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2008年11月黃金為每盎司680美元,到2011年7月19日躥升到1600美元以上。此前,黃金一直處于略有上漲的相對平穩階段,從2000年的11月上升到8年后的680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3%,而在近兩年半的時間里,金價年均增長40%以上。再倒推十年,當經濟增長強勁時,黃金長期徘徊于谷底無法自拔。 上世紀70年代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