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登上3000美元大關指日可待? |
8月2日,爭論的焦點話題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暫時落幕,歐債違約問題又再度上演。面對兩股“颶風”肆意掃蕩著全球的金融市場,黃金因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成為了各國投資者心中的避風港。 除此之外,“把錢存入銀行”也成為了時下美國投資者避險的時尚選擇。 避險!避險!資金何處避險? 無懼高收費資金逃入銀行 盡管美債上限在大限之日涉險過關,美國三大股指卻不領情,出現不同程度地暴跌。 8月4日,道瓊斯指數暴跌512.76點,大幅下挫4.31%;納斯達克暴跌超5個百分點;標準普爾下跌4.78%。 資本市場暴跌,投資者更是恐慌!一邊高呼著“避險!避險!”的同時,一邊立馬將資金存入銀行。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已到了無比高漲的地步了,寧愿忍受銀行的低息,也不愿將資金投放至股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 據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美國所有商業銀行存款數據已達82700.87億美元,盡管較7月13日下降了0.46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33個百分點。 而另一方面,個人儲蓄則從美國消費者的角度更細致地反映其尋求避險的心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美國的個人儲蓄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趨勢。2011年5月,個人儲蓄達到5911億美元,較4月份增長5%。而對比2007年,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其個人儲蓄月平均增速平均僅為2.06個百分點。時間僅僅經歷三年,個人儲蓄增速已擴大一倍有多。 另外,從個人儲蓄與美國股市的反應來看,兩者存在著較大的負相關性。市場的暴跌必然帶動恐慌資金瘋狂出逃資本市場,躲進銀行避險,這在歷史上已屢見不鮮。 而存款的暴增,已迫使個別銀行對大額存款賬戶收費。 報道稱,紐約梅隆銀行對于平均存款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賬戶,將對超出部分收取0.13%的年費,如果短期國債收益率出現負值,還將收取額外費用。而且,紐約梅隆銀行在致客戶的一封信中也表示,目前“異乎尋常的存款”迫使該行必須通過收費來保障其資產負債表的 “質量和實力”。據悉,目前還沒有一家銀行表示將效仿紐約梅隆銀行。 該報道同時解釋了紐約梅隆銀行出此規則的背景,因最近幾周在美國國會和白宮就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的協議陷入膠著狀態之時,潮水般的現金存款涌向各家銀行。 資金躥入“避風港”黃金市場 部分資金躥入銀行或只能暫時緩解暴跌恐慌,而更安全的則是逃入黃金市場。截至8月5日,黃金價格已從7月4日的1479.44美元/盎司,一度漲至1684.9美元/盎司,時隔僅一個月,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