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走勢取決美救市策略 |
不作為”有助于遏制商品價格的上升,這將從生產要素層面為經濟注入活力。而近期美聯儲的不表態,也使市場懷疑美聯儲可能擔憂通脹風險要大于經濟疲軟,未必真會推出QE3。 一直以來被視為對沖通脹的武器的黃金,也得以不斷上升。但若美聯儲真的有意遏制商品價格,堅持不推出QE3,那對金價無疑將是釜底抽薪。 黃金投資必須多計劃多手段 雖然QE3是否推出還是兩可的事情,金價何去何從也難有定論。但作為投資者,卻該未雨綢繆,早做計劃。針對不同的黃金投資手段,做不同的計劃。 實物金,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屬于對抗經濟極端情況的“戰略性儲備”,其價值不在于價格漲跌,而是對抗紙幣崩潰的極端事件。就此而言,實物金更像是對經濟風險的一種“保險”,既然如此,自然價格漲跌大可任它去。 至于賬戶金,主要被作為價格投機的工具,投資者就當做好止損的準備。過去十年,黃金一路上漲,尤其是2009年以來幾乎是單邊上漲,讓許多投資者嘗到甜頭后也將黃金上漲當作了一種習慣。但是,世界上終究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出現什么跡象會判斷金價見頂,什么價格要設置止損,這是炒金者需要考慮的問題,若只會買不會賣,那就很容易重演A股從1000點到6000點再跌回1600點的電梯行情。 在傳統黃金投資之外,金銀幣等收藏品也是大熱。黃金具有期貨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大型市場,紙黃金有大型商業銀行擔任做市商,相比它們,金銀幣始終是非主流市場,價格會受到金價影響,但更多是由民間市場內的炒家影響甚至操縱。金銀幣投資,最需要擔心的還是流動性的問題,在牛市時,尚需數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賣出一個好價格,更不要說一旦市場見頂重入熊市,屆時能否快速拋售、價格要打多大折扣,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經歷過1997年郵票市場見頂后萎靡的投資者對此迄今恐還心有余悸。正因為流動性上的不足,所以金銀幣投資者需更有前瞻性,賬戶金可以見頂后“右側出場”,金銀幣則最好是見頂前“左側出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