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暫失避險魅力 歐盟峰會預期恐縮水 |
發布日期:11-10-27 08:14:3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財富周刊 作者:馬文遠 |
作為避險工具,黃金本應在經濟波動中呈現強勢一面,但最近黃金總是緊隨風險資產而漲跌。 歐洲經濟的疲軟數據使得市場信心受到打擊,黃金價格小幅下滑,但因為歐盟峰會的一線曙光以及中國利好PMI(采購經理指數)數據的發布,跌幅有限。 10月25日亞市早盤,國際現貨黃金盤中大幅跳水后震蕩回升,盤中最高觸及1657.59美元/盎司,目前交投于1656美元/盎司附近。 10月25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T+D低開高走,盤中有一波下跌走勢,隨后反彈至早盤高點,盤中最高觸及342.25元/克,上午盤收盤報341.90元/克,全天上漲1.86元,漲幅0.55%。 歐盟峰會預期恐縮水 市場上一直預期歐洲峰會能夠有效解決希臘債務問題。在歐洲各國領導人不斷拋出“蜜棗”的情況下,投資者信心倍增,而黃金資產遭受拋棄,故在上周黃金出現“四連陰”。 希臘國內通過新的經濟改革方案后,歐元區各國財長已同意向希臘發放第六筆貸款,其規模為80億歐元。不過,資金的切實發放仍需得到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批準。若希臘得不到這筆新貸款,則將面臨著違約風險。為此,歐元區財政為希臘制定了第二套經濟改革方案。 而歐盟會議的結果卻令市場非常失望。關于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杠桿化,德國和法國仍舊存在很大分歧。 目前,金融穩定基金的規模為4400億歐元,如果用2~5倍的杠桿,可以將規模擴大到1~2萬億歐元,就能有效地覆蓋債務資產。但杠桿過大,增加了穩定基金本身的風險,故遭到德國的反對。 另外,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德國出口受到影響,預計今年和明年將出現持續下滑。這也是德國不想擴大基金規模、增大風險的原因所在。 由于德法在杠桿化的關鍵問題上互不相讓,市場擔心德法曾經的承諾是否能夠兌現。由此,避險資產再次回到黃金市場,黃金價格被推高,金價再次上漲至1650一線的關鍵價位。 亞洲金升水明顯 國際黃金價格上漲除了避險轉移支撐外,也與亞洲市場金價升水密切相關。雖然目前黃金定價權仍然在紐約市場和倫敦市場,但東京、香港、新加坡、中國等亞洲市場也會反作用于國際金價。 據高賽爾研究中心統計發現,2010~2011年金價在亞洲盤出現大幅波動的次數及波幅呈遞增之勢。 隨著亞洲黃金成交量猛增,特別是中國黃金市場的急速發展(工商銀行的紙黃金成交量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其對國際金價的反作用越來越顯著。 黃金價格被大幅修正之后,觸發了大量實物買盤。Heraeus(德國賀力氏貴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駐香港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