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金價下跌 黃金大佬減緩海外擴張步伐 |
11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了解到,中國黃金集團、山東黃金集團、紫金礦業、招遠黃金等國內黃金大佬因金價回調,已放緩海外投資步伐,并暫停或出售一些金價高企時投資的海外項目,以減少投入,回籠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確保重組現金流。 國內黃金大佬們紛紛表示,關于黃金牛熊轉換的態勢已有定論,黃金牛市已經終結,黃金礦企暴利時代已經結束,步入微利時代。 黃金產業進入微利時代 “2013年,黃金企業經歷了太多的無奈,黃金價格低迷,企業股票疲軟,中國大媽被套。”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民說,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那句“活著,還是死去”現在對黃金企業來說是正在考慮的問題。 10月30日,山東黃金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5.07億元,同比減少4.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2億元,同比下降38.31%。 山東黃金季報表明,金價下跌導致了單季利潤大幅下滑。 2013年4月12日,國際黃金價格期貨市場價格跌破1500美元;6月28日,國際黃金現貨價格最低達到1196.4美元,自2010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1200美元,單季均價逐季回落。 由于山東黃金收入主要源于黃金生產,金價下跌直接拖累業績大幅下滑,三季度營業收入環比減少35.5%。 與此同時,開采成本則居高不下。受黃金成本影響,1200美元~1300美元每盎司的黃金銷售價格已貼近黃金的平均生產成本價格。 今年3月,英國巴克萊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幾年,黃金礦山現金成本逐年攀升。 覆蓋全球35%產量礦山的平均現金成本為673美元/盎司,邊際成本為1104美元/盎司。4月,巴克萊銀行對全球25家黃金企業每盎司黃金的生產成本進行統計,9家企業超過1150美元,4家1300美元。 陳玉民說,全球主要黃金企業的成產成本在1080美元~1260美元/盎司,一半企業在1100美元以上,30%企業在1200美元以上。 “生產成本據高不下,盈利空間被大大縮小。”陳玉民說,黃金(產業)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進入微利時代。 黃金企業并購礦山趨于謹慎 近十年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中國黃金、紫金礦業集團、山東黃金等公司開始加速擴張,大手筆并購屢見不鮮。 “隨著金價上漲,企業擴張成本越來越高,金價大幅回調后,那些高價收來的項目將無法收回投入的成本。因此,在當前金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今后價格走勢很難預測,而擴張需要慎之又慎。”陳玉民說,對抗本輪黃金價格下跌的根本措施之一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