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國內投資者或許更多的目光聚焦在A股上,股市的暴漲暴跌繃緊了參與者的神經。相比較而言,黃金的波動雖然有所遜色,但仍不乏吸引力。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國際金價從1132美元/盎司成功鑄就階段性底部,一路跌跌撞撞再次站上1200美元/盎司。過程雖不順利,但結果還是好的。
現階段,市場似乎對于美聯儲加息的擔憂有所緩解,時好時壞的經濟數據或說明緊縮的貨幣政策來的并不會那么快。美國經濟數據始終是黃金投資貫穿始終的線索,美國股市的調整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國內經濟基本面的反映。從近期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看,盡管美國11月ISM非制造業指數高于預期和前值,但11月就業市場現況指數(LMCI)不及前值,11月的ADP就業人口增加同樣不及預期。
就業市場數據是(至少近兩年)美聯儲政策導向最為關注的指標,同時也是黃金投資者把握短線機會的關鍵點。“數據好則黃金跌,數據差則黃金漲”的簡單邏輯在非農數據上大概率成立。筆者認為,從今年以來的就業市場數據看,美國勞動力市場趨好基本無爭議,短期內實際值與預期值的落差所創造的投資機會并不可持續。正是基于此,現在樂觀看漲還為時尚早。數據差、黃金漲在當前的主要依據在于對美聯儲加息時間的預期上。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本周表示其個人并不急于從聲明中移除“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還表示,雖然目前的通脹水平仍未達成目標,但依舊對2015年加息抱有信心,具體而言將在2015年中后期。這也與外界預期的明年6—9月加息大致吻合,暫且認為洛克哈特的言論對黃金影響中性。
歐版QE對金價影響存兩面性。近日,歐洲央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雖然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下調經濟和通脹預期,但他講話的鴿派立場軟化。他指出央行明年一季度才會評估刺激政策,暗示年內不會行動。這一表態之后,中歐股市攜手暴跌,美元從上周五高位下滑,周二黃金一度飆升40美元,刷新六周高點至1238.10美元/盎司。筆者認為,歐洲央行的貨幣寬松對黃金的影響可基于兩個方面分析,一是貨幣寬松蘊藏的通脹預期升溫利好黃金,但另一方面對美元指數走強也是支撐,這將為金價構成壓力。不過,從市場的態度看,此次QE暫被擱淺后金價急漲說明更多的投資者愿意從美元指數的角度接受這一事實。由于德拉吉已大致明確了刺激政策的評估時間,圍繞這一話題的炒作將趨淡,其對黃金的影響也將削弱。
風險偏好轉變提供微弱利好。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波動性指數在最近幾個交易日漲破18,表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部分投資者將資金從股市轉向黃金、白銀和日元等具有避險屬性的資產。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持倉量最新數據反映,其黃金持有量為724.80噸。自12月以來,該基金已累計增持7.17噸黃金,顯示出資金開始回流金市。另外,中國股市暴跌5%結束連漲行情,希臘提前選舉或重燃歐債危機等因素均使得市場情緒有所轉變,投資偏好的階段性轉變令黃金等避險資產需求驟升。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黃金中期回調結束,反彈模式有望延續。(作者單位:長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