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黃金將輕松跑贏股指和房地產 |
相對于股票和房地產市場,黃金市場更為小眾一些,但這并不能說明增大黃金供給就會比增大股票和房子供給更容易。歷史已經證明,增大黃金的供應量是人類生產活動當中,為數不多的、最難的工作之一。 十年來,全球黃金產量均保持在2500噸左右徘徊,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上漲了六倍多,在這期間,很多產金企業試圖增加產量,賺取更多利潤,但并未如他們所愿。黃金從勘探至開采,不但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而且周期之長數以十年計。 黃金不像股票和房地產,其需求量雖然很小,但需求支撐錯綜復雜。比如股票,其價格下跌的時候,散戶在拋售,機構也會拋售,政府不太可能持續接盤。房地產市場也一樣,如果民眾開始賣房,政府不太可能買入一堆房地產來增大儲備。 而黃金不是,價格下跌的時候散戶和機構可能拋售,但作為戰略儲備,國家和政府開始接盤,增大儲備;當國家開始拋售以平衡匯率的時候,機構和散戶會迅速買入,以尋求更具利益空間的機會。 2000年至2008年,歐美主要央行都是黃金市場主要的拋售者,但金價并未出現下跌,因為發展中國家央行以及機構投資者不但消化了這部分需求,還增大了其民間的消費。現階段更是,因供給受到限制,再生金的拋售往往被新增的其他需求所快速消化,很難形成市場的一致性。這個跟股票及房地產市場有很大區別。 近日,中國工信部發布文件指出,2015年中國黃金產量將達450噸,比2011年提高25%,但2015年我國黃金消費量將突破1000噸,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在黃金市場是一朵奇葩,其產量的增加速度較快是因為之前是一個空白的市場,而非中國開采黃金容易。 要知道,40年前,南非年產黃金達到過1000噸,而現在的年產量還不足300噸,其成本增幅十年來已增長了十多倍。此時,南非礦工還在因不滿工資等待遇而采取罷工等措施。 由于通脹等成本因素,以及礦產資源開采和勘探難度的增加,個人預計中國黃金產量將在2015年之后達到峰值。因南非等主要黃金生產國產量的萎縮,就算中國按照每年五百噸的峰值生產下去,中國的黃金產量很難改變全球黃金的供給總量。 黃金被高估的說法自本輪牛市以來一直都存在。對此,我表示質疑,如何算出黃金被高估?黃金不是股權,其價值并不取決于公司潛力和成就;黃金無市盈率概念,近十年來年平均回報率超過15%,如果能算市盈率,我想它不亞于任何一支潛力股。除了美元計價的黃金漲幅,在一些不起眼的貨幣市場,黃金一直在創其歷史新高。如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