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非農就業人數為16.9萬,失業率為7.3%,差于預期,削弱了市場對于9月份縮減QE預期。美元指數在此消息公布后快速下跌至82.00附近。受此影響,原油價格大漲2%至110.53美元/桶;金價亦急升30美元上揚至1390美元/盎司上方。
本報訊 (記者 井楠)受美國較差非農就業數據影響,美元上周五急跌,影響原油市場價格再次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月主力原油合約上周六凌晨以110.53美元/桶高價報收,大漲2.16美元,單日漲幅達2%;油價一周漲幅擴大到了2.7%。該價格是2011年5月3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刷新28個月新高。倫敦布倫特原油10月合約周五也上漲了86美分,收于每桶116.12美元,漲幅是0.8%。兩者漲幅不一,說明有價格大漲過程中,機構看市態度不一,市場可能已經出現了超買現象。
此外,雖然西方國家對敘利亞尚未動武,但緊張氣氛進一步加劇。多數市場機構認為原油價格的短線走高趨勢仍將延續,而且,即使戰爭塵埃落定,油價也會在一段時間里維持高位震蕩。
國內成品油價格趨向再漲
按照目前國際油價的走高趨勢,對于9月中旬成品油的“調價窗口”,目前一些機構給予了“繼續調升”的預期。不過,成品油價走勢的“變數”在于國內市場“消化”。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周,國內各地區對于調價后的成品油消費并不景氣,“有價無市”現象時而出現,部分內地省份甚至動用了大幅促銷、地區補貼的形式來“填平”成品油價8月底的升幅。
中國國際期貨(廣州)研究部門認為,按照前期國內成品油價與國際油價的調整關系,國際油價只有快速升至114美元以上位置,才能保證成品油價將會調高。上一次成品油價調高,就是國際油價累計漲幅超過了3.5%之后才出現的。
物流運輸板塊面臨成本壓力
不少企業、消費者對于油價上漲普遍心存憂慮。記者采訪了白云區兩家物流公司的老板,他們一致認為:如果國際油價不斷上漲,成品油價勢必不斷上升,物流成本上升后,公路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與快遞公司將不得不考慮“漲價”的問題。
本周,國內A股市場上的物流板塊、航空運輸板塊也將面臨成本壓力上升的股價受壓問題,但中國石油、泰山石油等企業卻由于油價帶來了“真金白銀”,而趨向于股價上漲。此外,油價上漲對貴金屬、金屬行業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對于化工原料板塊整體具有間接促進的作用,尤其是以原油為原材料的塑料品種。
金價單日上漲30美元
上周五的美國非農人口就業數據遠遜于市場預期,令美元指數大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