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美元指數自上漲以來,始終伴隨著加息預期的提升,這也讓美元成為了懸在金價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揮之不去。美元的表現也許存在大國之間的“博弈”,也許出于本國利益的考量,更可能是金融“戰爭”的工具與手段;可是無論怎樣,事實是美元指數仍舊在不斷的“攀升”,金價正在遭受著“無情”的打壓。
首先,美聯儲對于美元的加息一方面表現出謹慎態度,這主要處于對本國經濟和貿易的角度出發;而另一方面對“后加息時代”也頗下了一番功夫,上周五美聯儲“自爆”事件,透露年底前會加息25個基點,并對2020年的經濟給出了充分的預測,之后美聯儲發表聲明,表示該數據的預測屬于“誤發”,是美聯儲委員會為6月16-17日會議準備的經濟預測背景資料,對貨幣政策不構成影響。
基本可以斷定,美聯儲的“烏龍”事件有一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數據是否誤發只有美聯儲自己知道,但對市場情緒確實做到了很好的預測,這也可能是美聯儲的真實目的。貨幣博弈,牽連廣泛,而在博弈過程中黃金價格受到的影響只是被動的,短期看美元對價格的壓制不宜改變。
其次,國際資本失去信心,金價回落預期強烈。 全球最大的黃金 ETF基金SPDR持倉數量一直被看作是黃金走勢的風向標,其持有量的變化對黃金中短期走勢存在較強的預測意義。截至2015年7月25日,該ETF基金持有黃金數量為680.15噸,該數值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低值,當時數值為684.6噸。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的持續減持,已經很好說明了國際資本對黃金市場的“摒棄”態度。
截至7月21日CFTC公布的期權與期貨基金多頭持倉占比達到26.70%,空頭持倉占比達到23.30%;從持倉數據的走勢來看,多頭占比高點出現了2015年1月27日當周,一度達到40%,之后一路回落。與之對應的是空頭的持續增加,2015年2月中旬,當時空頭的持倉比例只有9.7%,持倉數據的變化很好的說明了市場的多空分為,預計中短期內空頭持倉占比將超過多頭。
最后,黃金市場短期技術面的變化,已經很好描繪了近期的市場情緒。 從紐約黃金期貨8月合約走勢來看,重要的支撐位置處于1130美元附近,而當這個位置失守時,市場出現了短暫的集中拋壓,金價快速回落,7月20日金價單日跌幅超過了35美元,幅度達到3.14%。截至7月24日,紐約金價觸及1072.3美元的短期低位,收盤之前雖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這可以看作是短空的獲利了結,反彈對整體跌勢不構成影響和威脅。所以金價下跌趨勢不變,但應該是震蕩走低,價格存在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