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成全球新一輪做空力量風向標 |
發布日期:13-04-17 08:41: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
全球金融市場從來不乏“黑天鵝事件”。近日,國際金價大幅跳水已經觸發了從能源到工業金屬等各類大宗商品價格的全面下跌,一時間極端悲觀情緒似乎又重新籠罩全球金融市場,這背后的邏輯到底是什么?又釋放出哪些風險信號? 黃金大跌其實早有預兆。從自身屬性看,黃金是傳統避險資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推升了其作為避險工具和投資標的的雙重屬性。隨著2011年以來全球兩輪量化寬松大潮以及主權貨幣的內生性貶值,全球黃金總需求穩步上升,2010年和2011年全球黃金總需求年度增幅分別達到12.2%和 13.9%,2011年國際金價更是沖高至每盎司1920美元的最高紀錄。然而,隨著國際金價的上升,2012年黃金需求出現負增長,降幅達到 3.86%。 去年四季度以來,一些對沖基金開始大肆做空黃金,曾經的市場寵兒如今被做空力量盯上,成為新一輪全球做空力量的風向標。特別是近一時期以來,歐洲債務危機重燃、塞浦路斯拋售黃金傳聞是直接導致國際金價大跌的導火索,而日本超大規模量化寬松引發國債期貨異動,中美經濟指標不及預期則進一步助推國際金價大幅下挫,在過去兩個交易日呈自由落體式下滑,周一Com ex 6月黃金期貨收盤下跌9.4%至每盎司1361.10美元,創下1983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兩日內跌幅達到200美元/盎司。 黃金大跌遠不止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表面上看,黃金大跌源自做空力量的集結,而更深層次的邏輯則在于對世界經濟未來預期的逆轉。3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全面疲軟,遠不及預期,這反映出美國經濟波動性依然較大,并未走上真正復蘇的正軌。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 BER)對美國經濟四大先行指數(工業生產、實際個人收入、失業率、實際零售銷售)預測,本輪經濟衰退程度要甚于1959年以來的任何一次經濟衰退。美國財政拖累經濟增長可能正在逐步發酵。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3月1日啟動的“自動支出削減機制”將導致大約70萬就業崗位流失并拖累美國經濟增長0.6 個百分點。 二季度債務上限觸頂以及“財政懸崖”中關于取消企業投資稅收優惠條款可能性增大,未來美國財政緊縮,加速折舊優惠、稅收減免等政策到期將導致成本增加,對企業未來增加資本支出形成制約,財政去杠桿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會在隨后幾個季度繼續顯現。 與此同時,中國2013年第一季度G D P未能如期實現“保8”,年率增幅放緩至7.7%,作為全球經濟引擎的兩大經濟體成長遇阻,預示全球經濟可能再次面臨停滯風險,黃金價格的大起大落可能正成為世界經濟復蘇遇阻的另一個風向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