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慣用的“偷金”方法 |
1.鑒定過和未鑒定過的秤混著用。部分金銀回收店使用兩套天平或電子計量秤,一臺應付計量檢查,一臺秤未經過計量部門鑒定。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注意當場過秤,在復秤不超過500克的黃金時,一旦發現缺斤短兩超過0.01克,有權要求賠償。 2.使用“王水”浸泡。收購黃金首飾時,一些不良商家往往會打著清洗的旗號,使用“王水”浸泡金飾。經“王水”的浸泡,即便在稱重上不出問題,賣家的黃金也有了損失。 3.熔煉過程中將“邊角料”占為己有。不法商販在加工首飾時,會先克扣一些黃金,再把銀粉、銅粉熔化到黃金中恢復成先前重量。 4.打金工具也有“貓膩”。一些師傅在給已成形的首飾加工,用的是一些刀面不平整的磨刀,會通過少許掉粉方式來偷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