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貴金屬交易品種或8月份推出 |
銀行間貴金屬詢價市場規則征求意見 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正打算將貴金屬交易向銀行間同業市場開放。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有助于提高黃金成交量市場的流動性,也有利于我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方面獲得更大發言權。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發布了《銀行間貴金屬詢價市場規則征求意見稿》。 據悉,這些規則草案由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聯合起草。根據規則草案,銀行間貴金屬交易將于8月31日正式推出,而黃金合約將首當其沖。同時,《意見稿》顯示,銀行只能從事掛牌貴金屬交易品種的自營交易。 此外,該知情人士還透露,金交所正在邀請各家銀行(大多是該交易所的會員)提交參與銀行間貴金屬交易的申請。該人士預計,多數大型和中型銀行都會參與。與此同時,該貴金屬交易市場為場外市場,將引入做市商制度。而加入了做市商制度之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銀行間市場允許銀行買賣黃金的交易量將遠遠超過金交所。這顯然有助于提高整個黃金市場的流動性。 某國有銀行貴金屬業務部人士表示,最先交易的將會是黃金合約,包括商品現貨合約,未來會逐步推出遠期和掉期合約。而目前,我國貴金屬交易只能在指定交易所進行。對于銀行而言,參與銀行間市場的貴金屬交易,有助于銀行之間進行頭寸調撥。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資深黃金分析師蔣舒表示,讓銀行成為做市商,表明政府部門希望讓更成熟和經驗更豐富的機構在大宗商品定價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這也是發達市場的慣例。毋庸置疑,推出銀行間貴金屬交易有助于提高國內黃金成交量市場活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