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熊市大媽可做空對沖風險 可首選做空紙黃金 |
發布日期:13-12-06 09:10: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大洋網 作者: |
中旬之后,隨著年末黃金新品的入市,廣州市場重燃買金熱情,其中生肖產品最為熱銷,100克重量以上的大規格賀歲金條成為很多黃金投資公司、商場中大眾搶奪的“香饃饃”;其次是2014年的熊貓金幣,由于比去年熊貓上市時的價格便宜20%以上,被很多資深藏家青睞。 記者走訪了諸多家庭投資者,大家對黃金投資有不少困惑。家住東山口的張阿姨買生肖金條超過了10年,她兩周前先后在300~320元/克的區間買了四條100克的產品,當時的國際金價接近260元每克,但才過了兩周,國際金價就跌了近20元,生肖金條當然也面臨跌價的風險。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熊貓金幣市場。2014年熊貓金幣初上市時,價格已經低至17200元/套,光是當時的黃金價格在其交易價格中的占比就超過了85%,遠遠超過生肖、紀念黃金產品的該數據水平,讓很多資深藏家感到撿到了便宜。不過,才過了10天,由于國際金價下跌,熊貓金幣的價格回落到17000元/套。 建議: 謹慎嘗試做空紙黃金和銀行做空產品 那么,面對熊市,普通市民是否只有觀望與被套的份兒呢?其實不然,走跌金市中,可以選擇“做空”操作。記者走訪廣東市場后發現,兩類黃金“做空”產品“大媽”也可謹慎操作。 首選是工行等銀行發行的紙黃金、紙白銀產品。2010年之后,銀行普遍引入“做空”機制。劉大姐正是如此操作:9月當黃金處在較高的275元/克位置時建倉做空,下跌后追加空單,上周跌破250元/克獲利了結。 一次買賣操作要扣除0.6~1元/克的雙向手續費(比0.4~0.6元/克的上海金交易T+d產品手續費略高);如果中途補倉做空,平均成本應比275元為低。但只要耐心等待,2個多月里的收益率確實會有5%~10%,比做多黃金的收益要高。 第二類選擇是做空類的銀行理財產品。該類產品的投資門檻多是5萬元,投資期限以3個月~6個月的產品為多。實際上,對于收益率的確認,該類產品的設計比較多樣,有的是與銀行簽訂協約,直接“看空”到某個點位;有些是投資者只管買產品,收益率多少由銀行做空操作后得結果。比如,某銀行發行的3個月期限產品,就是看空金價至“1295.25美元/盎司”。在這款理財產品到期時,只要掛鉤的黃金價格低于公告的期初價格,投資者就可獲得7%的年化收益率,否則就只能獲得0.4%的年化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