鈀金漸成貴金屬的投資新秀 |
鈀金極其稀有,地殼含量比黃金還要稀少30倍。2010年礦產量為251噸,略高于鉑金產量。鈀金與鉑金、黃金、銀同為國際貴金屬現貨、期貨的交易品種,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在國際市場上是很有價值。在我國,其投資價值還有待被進一步發掘。 鈀金發現于1803年,隨后其工業價值逐漸顯現,在首飾界也逐漸被認可,但真正廣泛應用在首飾上則起源于中國,并且在近幾年一直占據統治地位。2003年末,當鉑金價位維持高位時,我國部分經營者為減輕資金成本風險,想到用鉑族中另一元素——鈀金來制作首飾。自此鈀金首飾正式在中國誕生。 但全球市場對鈀金的認識仍然不足。為此,國際鈀金協會(PAI)于2006年3月作為一個非盈利性的國際性組織成立,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鈀金除了在工業方面以及首飾工藝品方面大放異彩之外,其金融避險價值也逐漸為世人所關注。 首先是鈀金期貨。紐約商業交易所自1968年起開始交易鈀金期貨,跟隨其后的是東京商品交易所,1992年開始出現鈀金期貨品種。在2009年12月,這兩個市場上多頭持倉量達到168萬盎司。 其次是交易所上市的鉑鈀基金(ETF),這是一種新型的鉑鈀投資替代方式。ETF份額代表在倫敦或者蘇黎世持有相應數量的實金。鉑鈀ETF基金自2007年在歐洲上市。除此之外,2010年1月美國開始發行鉑鈀ETF基金。2010年1月,ETF基金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美國鈀金ETF基金成功發行,第一周里就售出了195000盎司,并在數周內售罄。到2010年1月底,全世界鈀金ETF持金量達到約150萬盎司。 中國仍將保持鈀鉑最大市場位置。鈀金首飾在二、三線城市中特別受歡迎。但和鉑金、黃金首飾不同,仍有部分中國消費者還不把鈀金首飾看作保值手段,這限制了其銷售增長的潛力。不過,在國際需求和ETF基金增持下,鈀金投資價值漸漸被發現。2011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宣布推出個人賬戶鈀金,成為國內首家推出鈀金服務的商業銀行。2011年12月12日,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推出的鈀金現貨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 |